物料搬运机器人顾名思义肯定是搬运物料双臂机器人优势,降低部分工段劳动强度或者取代人工实现自动化
从目前各行各业的趋势来看双臂机器人优势,以后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双臂机器人优势,而且随着人工成本的提升双臂机器人优势,劳动力中青阶层断层,这些都会倒逼企业加快自动化
所以说行业前景是远大的,但大浪淘沙,不管那一行最终还是要把自己做大做强
双臂护理机器人系统由可推动双臂机器人优势的移动式双臂护理机器人和沿轨道运动双臂机器人优势的护理车组成。它执行任务时双臂机器人优势,先由护理人员推动并在病床边定位,病人通过麦克风发出指令,控制机械手双臂机器人优势的运动。
护理车也可由病人控制,护理机器人供应病人所需双臂机器人优势的物品,病人可以通过监视器监视各项命令的执行情况。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包括焊接、刷漆、组装、采集和放置(例如包装、码垛和SMT)、产品检测和测试等,具有高效性、持久性、高效率和准确性。
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中国制造业想要实现智能制造,不仅需要开发、应用多种多样的工业机器人,更要加快发展以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为代表的六大标志性工业机器人,推进工业机器人向中高端迈进。
1.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
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规定,满足智能制造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自由度要在6以上,适应工件尺寸范围在1m*1m*0.3m以上。该类工业机器人需要具备智能工艺专家系统,自动获取信息,生成作业程序(全过程非示教,自动编程时间小于1秒),以满足喷涂、抛光、打磨等复杂的作业要求。
2.弧焊机器人
弧焊机器人即用于自动弧焊的工业机器人,其组成原理与点焊机器人基本相同,主要应用于各类汽车零部件的焊接生产。弧焊机器人通常由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示教器、焊接电源、焊枪、焊接夹具、安全防护设施等多个部分组成。
在向中高端升级的过程中,弧焊机器人要广泛应用焊缝轨迹电弧跟踪、高压接触感知、焊缝坡口宽度电弧跟踪等多种关键技术,集中研发6自由度多关节机器人,达到中厚板弧焊机器人额定负载≥10kg,薄板弧焊机器人额定负载6kg等技术指标。
3.人机协作机器人
人机协作机器人是与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有近距离互动的机器人,是当下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重点。以往大部分的工业机器人是自动作业或是在有限的导引下作业,不需要考虑和人类近距离互动。而随着工业4.0越来越近,人与机器携手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也就越来越必要,越来越迫切了。
面向未来智造趋势的人机协作机器人,应是6自由度以上的多关节机器人,自重负载比小于4,重复定位精度±0.05mm,力控精度5N,碰撞安全监测响应时间0.3s,选配本体感应皮肤的整臂安全感应距离1cm,防护等级IP54。应适用于柔性、灵活度和精准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如电子、医药、精密仪器等),同时满足更多工业生产中的操作需要。
4.重载AGV
AGV即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简称。通过装备自动化导引装置,AGV可以沿规定路径行驶,并完成物料搬运与安全保护,可代替叉车及拖车等传统搬运设备,实现少人化乃至无人化操作。
AGV机器人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中的意外事故,因此在工业领域异常火热,也是未来智能制造领域必不可少的搬运装备。
在促进工业机器人迈向中高端领域的过程中,重载机器人是一大标志性产品。根据《机器人发展规划》,重载AGV的指标有以下几项——
驱动方式:全轮驱动;最大负载能力40000Kg;最大速度:直线20m/min;转弯半径:2m;辅助磁导航精度:±10mm;防碰装置:激光防碰;举升装置:车体自举升;举升行程:最大100mm。
5.双臂机器人
随着现代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单臂机器人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工作场景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双臂机器人应运而生。双臂双动力器人模仿了人体双臂的协作原理、具备双臂分别操作功能。双臂甚至多臂协作机器人,完美适应并有效促进了智能制造,实现了机器与人的完美协同、共存共享。
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双臂机器人的核心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每个单臂6自由度以上,关节转动速度≥±180°/s,双臂平均功耗500W,拥有双臂碰撞检测的路径规划功能,集成双目视觉定位误差1mm,2指/3指柔性手爪行程≥50mm,抓取力≥30N,重复定位精度±0.05mm,适用于3C电子等行业的零件组装产线。
6.真空(洁净)机器人
真空(洁净)机器人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工业中,实现晶圆在真空腔室内的传输。研发真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包括真空环境下传动润滑、直驱控制、动态偏差检测与校正及碰撞检测与保护等。
真空机械手通用性强、用量大、受限制、难进口,是制约半导体装备整机的研发进度和整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部件,当下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半导体设备整机装备制造的“卡脖子”问题。
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符合我国智能制造现实的真空机器人,应满足真空最大负载15kg,洁净最大负载210kg,重复定位精度±0.05~0.1mm等核心指标。
种类双臂机器人优势: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双臂机器人优势,从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甚至已成为不可少的核心装备,世界上有近百万台工业机器人正与工人朋友并肩战斗在各条战线上。机器人的出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它的高速发展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
服务机器人可以为您治病保健、保洁保安;水下机器人可以帮助打捞沉船、铺设电缆;工程机器人可以上山入地、开洞筑路;农业机器人可以耕耘播种、施肥除虫;军用机器人可以冲锋陷阵、排雷排弹……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工作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喷漆、重物搬运等;有些工作要求质量很高,人难以长时间胜任,比如汽车焊接、精密装配等;有些工作人员无法身临其境,比如火山探险、深海探密、空间探索等;有些工作不适合人去干,比如一些恶劣的环境、一些枯燥单调的重复性劳作等……这些人们干不了或干不好的领域变成了机器人大显身手 功能: ■去年圆形自动真空吸尘器在市场上大出风头
有谁会想到,在21世纪初,飞碟形状的吸尘器的技术水平竟然代表了当前家用机器人技术的最高水平。去年,iRobot公司生产的圆形自动真空吸尘器“鲁姆巴(Roomba)”在市场上大出风头,一年内超过20万的消费者购买了“鲁姆巴”,销售额达数百万美元。其双臂机器人优势他像伊莱克斯等公司也在销售同类产品,只不过它们的价格高一点儿而已。现在看来,机器人真空吸尘器正在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鲁姆巴”现象仅仅是家用机器人市场的冰山一角
但是,这些产品只是别人的玩物,还是一种新潮流的开始?以销售工业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为主要业务的iRobot公司的两位创建者之一海伦·格林纳表示,“鲁姆巴”现象仅仅是家用机器人市场的冰山一角。咨询服务公司“机器人技术潮流”的丹·卡拉对格林纳的话表示赞同,但他又同时指出:“‘鲁姆巴’的技术可能在目前的家用机器人领域处于顶尖水平。”
■家用机器人的发展
即使这是事实,但考虑到机器人市场整体发展状况,家用机器人的发展还是相当令人失望的,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家用机器人一直在困境中挣扎。1939年,西屋电气公司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Electro”,从此,机器人迷开始幻想有一天世界到处是无线的机器人帮手,它们可以洗碗、洗衣服,叫它干啥,它就干啥,而且永不疲累。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机器人仍然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在现实世界中,它们的发展前景还难以捉摸。不过乐观者现在也有理由高兴,因为他们认为“鲁姆巴”和像索尼公司的机器狗Aibo等机器人玩具的成功,再加上电脑成本的下降,这一切可能意味着人们长期翘首以盼的机器人大市场会在不久的将来触手可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家用机器人市场开始起飞。
■工农机器人
尽管人们都渴望家用机器人的出现,但毫无疑问,机器人对制造业的冲击是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可追溯到40多年前,当时汽车制造商率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机器人。1961年,大众汽车公司使用了第一个工业机器人———通用机械臂。
即使当时计算机的成本十分昂贵,但机器人仍充分展现了它们的价值,证明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在一些工作领域中的表现要比人出色得多。此外,机器人还可以毫不疲倦地工作,永远不会罢工。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共有80万个工业机器人,2003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与2002年同期相比,需求量增长了创纪录的26%。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价格下降,2002年机器人的售价还不到1990年机器人售价的五分之一。今天,在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一些汽车生产厂家,每十个制造工人当中至少有一个机器人。
同样,农业机器人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农业机器人每年收获的农作物达数十亿吨。有的机器人(6条腿)可以上山伐木,有的可以爬树摘果,有的可以挤牛奶,有的则可以擦玻璃、洗汽车和洗飞机。
■家用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前景看好,它有着56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而且还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但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的报告预测,未来3年内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将会是家用机器人,而不是工业机器人。UNECE的报告预测,机器人玩具、机器人剪草机及机器人真空吸尘器等家用机器人的销售量将在2002年至2006年间增长10倍,从而一举赶上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份额。
■智能机器人可能是最近几年进入家庭的又一个“大件”
研制机器人所需要的零部件的价格不断下降,研制性能不断提高,机器人视觉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使许多国家级科研机构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机器人的广阔前景,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空前加大。据悉,美国军方和宇航局已经在诸如机器人视觉等机器人研究和相关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而且已经得到了可观的回报。最近,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探测器不仅成功登陆火星,还在火星表面“横冲直撞”,向地球发回了大量珍贵数据,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大片海水的证据,轰动了世界,引起了世界性的火星热。这两个登陆器的性能相当先进,地面控制人员不需要给它们发确定行驶路线,因为早就给它们安装了识别并避开障碍物的电脑程序。
美国一家咨询机器的分析师纳维·拉德乔表示:“第一代机器人的出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第二代更灵活、更智能的机器人会做更多的、难度更大的工作。”UNECE的一份报道指出,智能机器人可能是最近几年继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或互联网之后,又一项迅速进入家庭的“大件”,开始为千家万户提供优质服务,而且它的增长呈发散之势,前景十分喜人。
■首先大量进入家庭的可能会是机器人玩具
然而,如果机器人真的走入寻常百姓家,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它们又能为双臂机器人优势我们做些什么呢?首先大量进入家庭的机器人可能会是机器人玩具。在过去两年里,机器人玩具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玩具。
当然了,一旦把它们与网络连起来,它们就不仅仅是玩具了。如果把单个的机器人、无线系统、物美价廉的摄像机都通过一台电脑整合在一起,那么,当你外出度假时,机器人就完全可以承担起替你浇花的工作,你还可能通过这位机器保姆的眼睛和耳朵,随时了解家中的情况,再也不用担心家里失窃或发生火灾了。索尼公司生产的机器狗就可以与一台电脑无线连接,这样你就可以在它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的时候,通过它的眼睛,实时监控家中的一切。
■照顾老年人应该是机器人工业重点追求的目标
机器人在家庭中另一个重要用处可能是照顾、帮助老弱病残者。日本的本田、三菱和韩国的科学技术院都在设计可以帮助老弱病残者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的机器,这样的机器还能帮着喂食、喂水、开关电视,甚至在必要时还可以帮着打电话叫医生。当然,研制这类机器人的难度相当大,但通用机械臂的发明者乔·恩吉尔伯格觉得,照顾老年人应该是机器人工业重点追求的目标。他说:“每一个工业化国家现在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就是老龄化问题,老年人的数量增长迅速,他们需要人手照顾,但在年轻人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机器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机器人要成功进入家庭首先要提高可靠性
由于人类的居室是根据人的特点设计的,所以,家庭机器人最好设计成人的样子。日本的本田、三菱和丰田等公司都在研制这种类型的机器人,而且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优势。但恩吉尔伯格指出,机器人要成功进入家庭首先要提高可靠性,另外就是突破价格瓶颈。他说:“你必须向人们展示,这种东西是如何进行自我判断的。”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虽然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机器人的研制,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落后于电脑技术的发展。关于研制照顾老年人的机器人的问题已经谈论了好多年了,但真正令老年人满意的机器人仍未问世。当然,也有人把机器人“鲁姆巴”的成功视为新机器人时代的黎明。
为了能够尽快地扑灭火灾,防止火灾的进一步蔓延,寻找火灾根源,采取近距离作战的灭火方法是提高灭火效能的最佳途径,但是,凶猛的火灾往往使勇敢的消防队员无法靠近。
在化学灾害的处置过程中,由于事故现场的情况十分复杂,泄漏物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特性或放射性等物质会使消防队员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谁能够帮助我们可爱的消防队员把灭火、救人和消灭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置工作做得更好?谁能够代替他们去承受死亡的威胁?答案是:消防机器人。
消防机器人往往需要在高温、强热辐射、浓烟、地形复杂、障碍物多、化学腐蚀、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中进行火场侦察,化学危险品探测、灭火、冷却、洗消、破拆、救人、启闭阀门、搬移物品、堵漏等作业,因此,作为某种特定功能的消防机器人应该具备以下某项或几项行走和自卫功能:
a.登爬坡、登梯及障碍物跨越功能; b.耐高温和抗热辐射功能; c.防雨淋功能;d.防爆(隔爆)功能; e.防化学腐蚀功能; f.防电磁干扰功能; g.遥控功能等。
我在中国已安家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消防部队装备归口研究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在公安部的支持下曾多次对作为灭火消防机器人重要组成部分的远控消防炮系统及相应的研究试验技术进行了立项研究,重点解决远控消防炮系统在油码头等场合的工程应用问题,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我国众多的油码头、油罐区和飞机维修库等场合,相关产品在国内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和工程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为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8月,由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承担,在上海市科委立项的“自行式消防炮”(六轮消防灭火机器人)通过了专家鉴定。次年,由该所研制的“履带式消防灭火机器人”也顺利完成。2000年6月24日,由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消防局三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履带轮式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六轮消防灭火机器人六轮消防灭火机器人是由悬挂式六轮行走机构、远控消防炮、环境与车体内部温度探测系统、水喷雾冷却自卫系统、水和泡沫灭火剂供给系统、有线电力供应及控制系统等构成。可在后方操作员的指挥下深入火灾的关键部位,利用后方供给系统输送的灭火剂和洗消剂,进行喷射灭火和化学洗消。通过更换消防炮的喷嘴,可以实现直流喷射和喷雾的转换。具有爬坡与跨越障碍物能力强、喷射流量大、喷雾冷却自卫效果好的特点。
六轮消防灭火机器人正在进行新的一轮改进工作,将有线电力供应改为由自带发动机提供动力,将有线控制改为无线控制,将驱动方式由电动改为液压驱动。改进后的六轮消防机器人将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操作和行走的灵活性以及火场作战的实用性。
我有潜力等你挖
我国大约有30家左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在从事各类机器人的研究工作,自1971年以来,已在机器人的感觉识别、操作、移动技术、人机接口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部分科研成果,如工业装配、焊接、喷涂、搬运、探伤、水下作业、过程测量机器人等已进入实用阶段,某些控制、传动元器件的产品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消防机器人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近年来,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本文介绍的由我国自行开发的三种机器人都是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完成的。我们相信“十五”期间有关部门将会继续大力支持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研制开发工作。同时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全国各地的消防部队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防指战员认识到使用消防机器人的重要性,消防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形成。
我们以为,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应先易后难,边研制边推广,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可在目前已完成的灭火机器人,火场侦察机器人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破拆、救人以及多种功能组合的消防机器人开发工作;控制方式可先从有线、无线的远距离程序控制开始,逐步向自适应型消防机器人发展。发达国家在消防机器人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我们应在结合我国现有工业和技术基础,充分利用有关研究所、学校、企业及使用部门的技术力量的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商务合作,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消防机器人的开发应尽可能多采用成熟技术,注意配套技术,如运载底盘、监控等技术的发展,确保消防机器人使用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今后的5至10年是我国消防机器人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我国消防机器人的系列、规格、技术质量以及战术应用水平达到工业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由政府支持,研究所、企业和广大用户积极参与,以国际大市场需求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保护消防指战员生命,提高消防部队的作战能力,减少火灾损失为目标的消防机器人产业一定会在我国蓬勃兴起。
我的兄弟遍天下
国际上较早开展消防机器人研究的是美国和原苏联,稍后,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也纷纷开始研究该类技术。目前已有很多种不同功能的消防机器人用于救灾现场。
日本投入应用的消防机器人最多。80年代,日本研制了不少于5种型号的自动行驶灭火机器人,分别配备于大阪、东京、高石、太田、蒲田等消防部门,这类机器人以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配置驱动轮或履带式行驶机构,能爬坡、越障碍;装有较大喷射流量的消防枪炮,能作俯仰和左右回转;装有气体检测仪器和电视监视设备;通过电缆或无线控制;控制距离最大为100m或150m。另一类机器人为侦察、抢险机器人,除装有气体检测仪器和电视监视器设备外,还装有机械手,能通过遥控处理危险物品。
目前,美国已研制出能依靠感觉信息控制的智能化救灾机器人,如1994年用于探测阿拉斯加州斯珀活火山的“但丁2号”,抓获杀人犯的 RM1-9型遥控消防机器人等。亚利桑诺州消防部门研制的消防机器人,装有破拆工具和消防水枪,能一边破拆,一边喷射灭火。
英国智能化保安公司生产的 RO-VEH遥控消防车已装备于中部和西部消防部门,配置为履带式或轮式行驶机构,能爬楼梯,通过电缆供电或自携蓄电池供电。装有消防水炮、摄像机或热像仪,采用有线控制方式。1985年英国中西部消防部门和 F irma SAS公司联合研制的机器人消防车,用 H unterⅢ汽车改装而成,装有双臂,水枪,探测器(温度、化学物质、辐射等)、工业电视摄像机、红外线装置。机械手用来启闭阀门、搬移物品或开门等。
原苏联彼得拉拖拉机厂与内务部消防科研所共同研制的消防机器人具有视觉功能,装有消防水枪、光电探头和工业电视摄像机等。
国际上对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第一代是程序控制消防机器人,第二代是具有感觉功能的消防机器人,第三代是智能化消防机器人。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加快开发具有不同功能的实用型的第二代消防机器人和第三代低级智能化消防机器人,着手研究第三代高级智能机器人。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把研究开发消防机器人列入国家技术发展规划,将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手段。
消防机器人显身手
世界上一些国家研制的消防机器人已形成一个大家族。在这大家族中有各种各样的消防机器人,其中主要有灭火机器人,火场侦察机器人,危险物品泄漏探测机器人,破拆抢险机器人,救人机器人等。这些消防机器人可用来代替消防队员在高温、强热辐射、浓烟、地形复杂、障碍物多、化学腐蚀、易燃易爆等恶劣环境中进行火场侦察、化学危险品探测、灭火、冷却、洗消、破拆、救人、搬移物品、堵漏、启闭阀门等作业。
近年来,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的组织下,我国公安科研人员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已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消防机器人。该消防机器人由履带(轮子)行走机构、远控消防泡沫(水)炮灭火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探测系统、温度和辐射热探测系统、远程图像监测传输系统、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正压防爆系统、水喷雾冷却自卫系统、照明警报系统等组成。
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1、可在消防部队和其他救灾人员的遥控下,爬坡涉水或翻越障碍物,自行进入化学救援和火灾扑救现场的关键区域,用自身携带的化学侦检设备对区域内的有毒和可燃气体进行探测,并将探测结果反馈给后方的救灾人员,或用自身携带的彩色摄像机将火灾现场的图像信号传给后方,以便救灾人员对救援工作的展开、装备的配备、人员的防护等作出科学、及时的决策;2、可用自身携带的大流量远控消防炮,对火灾部位进行泡沫喷射灭火或进行喷水冷却保护;3、在进行化学有害物质泄漏事故的处置过程中,消防机器人可对大面积流淌或空气进行喷射水雾洗消和稀释。在执行这些任务的同时,它具有水喷雾冷却自卫功能,可在高温和强辅射热的环境中长时间地工作;它还具有相应的隔爆功能,能在充满有毒气体和易爆气体的环境中安全可靠地工作。
当前,随着人们对工业、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迫切的希望机器人能够更加的像人,并且能够和人“并肩作战”。在这一愿景的促使下,双臂协作机器人孕育而生。相比单臂机器人而言,双臂协作机器人更加的灵巧,并且能够与人接触,这无疑是机器人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作为机器人的应用大国,必须拥有自主的双臂机器人品牌,打破国外机器人对市场的垄断,这将会是未来十年我们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必须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