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安装应符合要求:
a,地下部分防水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确定防水标高;
b,壁挂式交流充电设备充电枪位置不应低于地面0.6米,不应高于地面1.2米;
c,充电桩充电设备前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车辆碰撞充电设备;
d,同时期配建的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充电设备应分区域集中设置,并宜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墙体和防火隔断设施,如乙级防火门、甲级防火卷帘,与普通停车库防火隔断。
e,当采用壁挂式支撑时,其支撑部位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墙厚不应小于200mm,支撑墙体应考虑充电设备的荷载作用。
f,交流充电器应采用380/220V电压等级供电,充电器的接地系统采用TN-S。
g,对充电装置供电的低压断路器,其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应具有短路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
h,组合式交流充电装置宜采用链式供电方式
如下两种不同的充电桩标准不同,具体如下:
一、交流式
交流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1、环境条件要求
① 工作环境温度:-20℃~+50℃;
② 相对湿度:5%~95%;
③海拔高度:≤1000m;
④ 安装地点:户外;
⑤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 0.3g;
地面垂直加速度 0.15g;
设备应能承受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2、结构要求
① 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
② 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④ 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⑤ 桩(栓)体底部应固定安装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基座上。基座面积不应大于500mm×500mm;
⑥ 桩(栓)体外壳应采用抗冲击力强、防盗性能好、抗老化的材质;
⑦ 非绝缘材料外壳应可靠接地;
3、电源要求
① 输入电压:单相220V;
② 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
③ 频率:50Hz±2Hz;
④ 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单相220V±15%;
4、电气要求
① 插头与插座正确连接确认成功后,带负载可分合电路方可闭合,实现对插座的供电;
② 漏电保护装置应安装在供电电缆进线侧;
③ 低压配电设备及线路的保护应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中的相关规定;
④ 对IT系统配电线路,当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应由绝缘监察装置发出音响或灯光信号,当发生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时应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切断故障电路;
⑤ 照明配电系统中,照明和插座回路不宜由同一回路供电。插座回路的电源侧应设置剩余 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其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
6、安全防护功能
①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
②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
③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
④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有阻燃功能;
7、IP防护等级
交流充电桩(栓)应遵守IP54(在室外),并配置必要的防雨、防晒装置;
8、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 保护
充电机内印刷线路板、 接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其中防盐雾腐蚀能力满足 GB/T 4797.6-1995《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尘、沙、盐雾》中表9的要求,使充电机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9、防锈(防氧化)保护
充电桩(栓)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
10、防风保护
安装在平台上的充电机以及暴露在外的部件应能承受 GB/T 4797.5-9《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中表 9 规定的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处相对风速的侵袭;
11、防盗保护
电桩(栓)外壳门应装防盗锁,固定交流充电桩(栓)的螺栓必须在打开外壳门后方能安装或拆卸;
12、温升要求
交流充电桩(栓)在额定负载长期连续运行,内部各发热元器件及各部位温升应不超过Q/GDW 397\2009中表2规定;
13、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TBF应不小于8760h;
14、安装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15、设备安装地点不得有爆炸危险介质,周围介质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导电介质
二、直流式
a) 充电桩(栓)电源输入电压:三相四线380VAC±15%,频率50Hz±5%;
b) 充电桩(栓)应满足充电对象
c) 充电桩(栓)输出为直流电,输出电压满足充电对象的电池制式要求;
d) 最大输出电流满足充电对象的电池制式1C的充电要求,并向下兼容;
e) 充电方式分为常规和快速2种方式,常规为5小时充电方式,快速为1小时充电方式(针对不同电池类型选择);
f) 实现智能IC管理;
g) 每个充电桩(栓)自带操作器,以供用户进行充电方式选择和操作指导,并显示电动车电池状态和用户IC卡资费信息,实现无人管理;
h) 充电桩(栓)接口应符合GB/TXXXXXXXX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暂行)中直流充电接口的相关规定;
i) 充电桩(栓)通讯接口采用CAN通讯接口,通信协议按照GB/TXXXXXXXX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暂行)的规定执行(充电对象为锂电池电动车);
j) 充电桩(栓)对充电过程中的非正常状态应具备相应的报警和保护功能;
k) 充电桩(栓)对电池的状态要监控,根据电池的温度,电压对充电曲线,充电电流,充电压自动调整;
l) 充电桩(栓)采用强制风冷;
m) 充电桩(栓)防护等级符合《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P54要求;
从之前对新能源的概念完全无知,到现在的大街小巷基本都在谈论新能源汽车,这不是一个变化。。要注意 电动车 充电桩的规格,以及给电桩充电需要多长时间。
电动车充电时长简介。
每个品牌、每个车型的电动车充电时间基本不一样,应该从快充和慢充两个方便来回答。快充和慢充是去年同期的概念。大部分快充都是大功率DC充电,半小时可以充满80%的电池容量。慢充是指交流充电,充电过程需要6 -8小时。电动汽车充电速度与充电器功率、电池充电特性和温度密切相关。以目前的电池技术水平,即使快速充电,也需要30分钟才能充电到电池容量的80%。80%之后,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必须降低充电电流,充电到100%需要很长时间。
电动车充电多长时间?电动汽车快充慢充有哪些问题?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电动汽车上找到两个不同的充电口。为什么电动车有两个充电口?因为它有两种充电模式,DC充电模式和交流充电模式。而DC和交流模式由于充电时间不同,又被称为快充和慢充。当然,有些电动汽车由于成本、电池容量等各种考虑,只有一种充电模式,所以只会有一个充电口。
充电桩需要多长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项规范的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国标的发布将进入倒计时。同时,将有利于我国试点城市大规模建设充电桩设施,进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井喷态势。
据了解,《电动汽车导电充电系统大部分要求》和《非车载导电充电器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的重点是充电桩充电温度监测、机械锁与电子锁联动、过载短路保护等。
充电桩需要多长时间?
资料显示,充电桩国家标准的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包括AC/DC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连接装置”三大系列规范、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大部分要求”和DC充电通信协议“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器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协议”五大规范。后两项规范近期通过了中国电力局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意味着充电桩接口新国标的各项规范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