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下到下海,从外贸到实体,从代加工到自主研发,他扫地机器人发展的每一次成功转身都准确踩在了时代变迁的风口上。他是中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开拓者,深耕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努力推广先进智能的家庭服务理念扫地机器人发展;他也是永远走在创新前沿的行业领军人,致力于将智能 科技 作为手段,去满足人们生活中每一个细小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梦想家居生活。
创业历程
第一次转身:从南下到下海
1984年钱东奇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学的是物理和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钱东奇总觉得自己所学的离现实比较远。钱东奇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在图书馆里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中写到日本和韩国的经济起飞是因为有一代人不断地努力付出才最终成功,这篇文章让他热血沸腾,他问自己,扫地机器人发展我能否成为促使中国经济起飞的这一代人呢扫地机器人发展?研究生毕业以后,他来到汕头大学做了老师,而这只不过是钱东奇南下的第一步。海南刚刚开发,他就辞去大学教师工作去了海南岛。那时候到海南找工作的人还很少,他一个人闯到海南的行政专署,人家问他愿不愿意到公安局工作,他告诉人家更愿意到经济部门工作,结果被分配到外贸公司,开始了他下海经商的第一步。中国的第一台吸尘器,是由他经手出口的。1990年,有一个法国的客人要从中国进口吸尘器,他带着客户从南到北,全中国都找遍了,只有五个吸尘器厂家合适,他和他们签了出口合作协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吸尘器进出口业务越做越大。
第二次转身:从外贸到实体
当自己的外贸业务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钱东奇心里面一直有这样的念头,与其帮别人卖产品,不如自己来生产,于是他开始做实体。当时他对做企业其实是一窍不通,但是就凭着一股冲劲,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拿出了做贸易积累的一些资金,与别人合作做一个工厂,一直做到了现在。回忆这段历程,钱东奇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飞机上看到录相介绍一个吸尘器工厂的生产情况,一个英格兰的品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吸尘器品牌,叫HOOVER。看的时候,他就在想,这样的一个产品,如果能够拿到我们工厂来生产该多好。非常巧的是,这家工厂的老板到中国找生产厂商,找到了他的工厂,见面后,他拿的产品,恰恰就是钱东奇在飞机纪录片中见到的产品。谈判最后的结果是英国厂商将所有产品全部拿到了他的工厂来生产,英国的工厂关掉了。
外销的时候钱东奇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把全世界最著名的品牌都做下来,做它们的代工,最后他做到了。几乎世界上所有著名吸尘器品牌都在他的工厂里生产。钱东奇常讲代工的过程,其实也是企业试验和学习过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就觉得它还有许多东西可以释放出来,体现它更大价值。
第三次转身:从OEM到自创品牌
如果说一个企业仅仅是靠加工生产,你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只能在价格上做到最便宜;如果你能通过研发,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找到适合他的产品,那么这时候你的价值才会更大地体现出来。
从2000年就开始筹备研发机构,投入了研发力量,开始把研发工作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仅吸尘器领域在国内外已获得了130多项专利,全部通过欧盟最严格的RoHS 限制标准。金融危机对外销企业的影响这么大,但科沃斯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一点,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客户一直认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最好的,这点是整个行业都认可的。
钱东奇认为,全世界的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而未来应该是世界消费的中心。作为中国的一个企业,当然要在中国的发展当中争得先机。在中国发展,要直接面对中国的消费者,这就要有自己的品牌。2006年,钱东奇推出自主研发的品牌“科沃斯”,开发研制出家庭服务机器人,从此科沃斯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及核心技术。
钱东奇一直认为做产品一定要有创新,让中国老百姓享受到比外国人更高品质的东西,这样你的品牌才能体现价值,才能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只有实实在在地去创造价值,而且这种价值被消费者、被 社会 认可的企业,它的存在才会是持久的,这就是品牌。
自2009年开始,每年一款新品的面世,向世界证明了科沃斯技术创新的实力。科沃斯已形成了一条集地宝、沁宝、窗宝、亲宝为主打产品的完整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线,在国内建立了八个销售大区,拥有近600家门店,构建了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的经销服务网络,在中国拥有64%的市场份额。
在稳固传统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钱东奇率领科沃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先后在德国和美国建立了销售分公司,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国际一流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到2014年,“科沃斯”产品已经先后销往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并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个人经历
1984年,在南京大学读完研究生的钱东奇到了汕头大学当老师,教授的内容和他的物理和哲学专业丝毫搭不上边,枯燥、无聊是他生活的主题。
在当时,海南刚刚开发。钱东奇依稀记得学生时代看过的一篇令人热血沸腾的文章,文中讲述了日韩两国经济得以迅速提升得益于一代人持之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无数个夜晚,他都在问自己:我能否成为促使中国经济起飞的这一代人?辗转反侧后,钱东奇放下了教鞭。
只身闯荡的他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先是来到海南行政专署又被调到经济部门工作,再被调到了外贸公司,最后一程却无意开启了他下海经商的历程。
就职于中国进出口公司深圳分公司的钱东奇,阴差阳错的见到了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当时他手里拎着一台苏州春花生产的吸尘器,钱东奇觉察到了这是一个机会,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找到了外商,中国的第一台吸尘器出海了。
又是偶然的机会,当外商再次来到中国时,他寻求了钱东奇的帮助,希望后者能在中国找到一家能够生产他带来的新式吸尘器的企业。在当时,钱东奇跑遍了全国五个省市仅有的5家吸尘器代工厂,磨破了嘴皮子才达成了合作。
在外商与中国厂商居中协调中,承担翻译角色的钱东奇虽发现了商机。由于生产吸尘器的企业大都为国营单位,工厂的管理者思想跟不上国际通用的信用和契约精神。
钱东奇心头闪过这样的念头,“与其帮别人卖产品,为什么不自己生产”?
不懂实业的他凭着一股冲劲,开始了创业征途。
1990年,开始接触吸尘器行业,此后正式开始涉足于吸尘器的代工、贴牌、以及一系列的外国品牌的订单式生产加工。
1998年3月,钱东奇投资100万元,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吸尘器工厂。一年后,钱东奇买下了苏州吴中区石湖路108号的33亩地,他的工厂也开始在国内吸尘器代加工行业崭露头角。
期间,钱东奇还踩上了一段“狗屎运”,有次他在飞机上看录相介绍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吸尘器品牌HOOVER工厂的生产情况。看的时候他还想,这样的一个产品,如果能够拿到我们工厂来生产该多好。
非常巧的是,这家工厂的老板到中国找生产厂商,找到了他,后来这家英国厂商甚至关掉了本国工厂,由他的工厂代工所有产品。
1999年,伊莱克斯集团全球总裁汉斯伯格到了钱东奇工厂视察。已经为世界前列飞利浦、松下、伊莱克斯等知名品牌代工的钱东奇问他:“在我们和竞争对手之间他如何选择,他的回答是:‘We always play with winner!’(我们永远只和赢家玩)。”
言下之意,同情换不来合作,市场是强者与强者之间的 游戏 。
这段话对钱东奇触动很深,他感到代加工终究只是一盘生意,工厂周而复始的运转,不能对公司附加值有所提升。
从2000年起,钱东奇开始自筹研发机构。
2006年,在钱东奇的带领下,正式转战中国国内市场,并高调主打自创品牌“科沃斯”。
2009年,全球第一台会说话会跳舞的家庭扫地机器人诞生。钱东奇给它起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名字“地宝”,并请明星徐静蕾代言。主打智能、 时尚 、方便、实用。
2010年-2012年,空气净化器机器人“沁宝”、擦窗机器人“窗宝”以及机器人管家“亲宝”先后问世,标志着一个完整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线的形成。
2013年9月,钱东奇在南京主持 “地宝9系“新品发布会,这是首款具有全局规划,手机掌控的地面清洁机器人。
2014年,科沃斯一举成为扫地机器人类目第一。此后,线上销量持续飙升,实现从百万、千万、上亿到十亿的跨越。
2017年,科沃斯线上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48.8%,线下市场占有率为51.9%。
2018年,在家庭清洁机器人领域,每销售3台清洁机器人中有2台来自科沃斯。
2018年5月28日,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科沃斯",证券代码为"603486"。
2019年12月13日,科沃斯集团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产业新锐行动”签约仪式在北京顺利举行。科沃斯集团旗下“ECOVACS ROBOTICS科沃斯机器人(家用机器人)”、“TINECO 添可”、 “ECOVACS科沃斯商用机器人”三大品牌将就品牌建设与新华社展开深入合作,一同致力于将智能领域领先的民族品牌推向全世界。
2020年5月19日,科沃斯与美国上市公司iRobot签署产品采购协议和技术授权协议。
经营理念与企业成就
研发:坚持“用户第一”为核心的,沿着机器人由工具到管家到伴侣的发展路径持续创新
科沃斯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一直以解决用户的需求为产品的根本导向,始终坚持以“用户第一”为核心的持续创新。
科沃斯机器人始终坚持着家用机器人从“工具”到“管家”再到“伴侣”这一理念,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并坚信未来家用机器人将是“物与物”、“物与人”和“人与人”连接的中心。
自2006年起,公司每年投入 科技 创新经费超过数千万元人民币,每年均有多项研发新品推出,使得公司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不断完善。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战略高度适时地对研发产品进行规划及调整,使 科技 创新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方向性。
2009年至今,科沃斯机器人相继推出科沃斯地宝、窗宝、亲宝、沁宝等划时代的机器人创新产品。
2016年,科沃斯机器人也正式推出了全新的管家机器人UNIBOT,通过机器人智能管控家庭,从而把智能家居推向一个新高度。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及高端机器人 科技 的应用,充分证明了科沃斯机器人自主创新的实力。
市场:家用机器人市场领导者
科沃斯机器人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模式,科沃斯机器人组织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标准的研究,促进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的融合,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抢占产业制高点。
除了来自行业的认可,出色的市场表现也不断地证明科沃斯机器人的实力,以电商领域为例,2013-2016年“双十一”期间,据天猫平台统计,科沃斯在天猫平台的单日全网成交额连续多年蝉联生活电器类产品的销售冠军。
国际化:中国创造改变世界对中国品牌的看法
科沃斯机器人所代表的中国创造,也改变着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2013年2月,科沃斯机器人参加芝加哥国际家庭用品博览会(IHA),并荣获组委会颁发的唯一一项创新大奖。接下来的3月,窗宝W730荣获2013年度中国家电艾普兰“ 科技 创新奖”。
2013年7月,科沃斯机器人又荣获了美国Housewares Executive颁发的“2013年度家庭服务机器人创新金奖”。
2014年1月,拉斯维加斯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授予科沃斯“创新设计与工程奖”。
这一系列的数据和奖项不仅是对科沃斯机器人创新能力的肯定,也是未来科沃斯人继续坚持创新之路的重要基石。科沃斯机器人作为有机器人参与的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先行者,赢得了国际业界的广泛肯定。
科沃斯机器人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采取“先难后易”的国际化策略——即先进入市场成熟、竞争激烈的发达国家的市场,后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目前,科沃斯机器人先后在德国、美国、日本建立了销售子公司,并成功开拓西班牙、瑞士、法国、加拿大、捷克、波兰、德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同时科沃斯机器人继续以世界市场作为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地提升着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品牌的价值,真正实现让机器人服务全球家庭,做到智生活,享人生。
徐公子解密富豪:
一,高学历人才。
二,创新精神。
是好用扫地机器人发展的。
高品质的扫地机器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下。
1.导航规划技术
目前市场上扫地机器人导航规划技术五花八门扫地机器人发展,但要说到最好还得是vSLAM视觉导航技术扫地机器人发展,它是当下最为先进导航规划系统,它的视觉传感器堪比人眼,可以读取到许多信息并生成3D图像,此外还搭载有强大的AI功能,可以有效清扫到不同房间的各个角落。
2.清洁力
清洁能力是衡量一个扫地机器人好用与否的重要因素。机器人的清洁能力取决于它的吸力、气道密闭程度、主刷与边刷有关,另外它的高度也是一项指标,根据自己家里的家具高度选择合适高度的扫地机器人,可以让它清洁到屋内的边边角角。
3.易用性
易用性包括了操作简易和易清理两个方面,好的扫地机器人一般操作简单智能化,机内要有防毛发缠绕功能和专门存储垃圾的凹槽,一抽出便可完成对扫地机器人的清洁。
文章引用自 薛先生 扫地机器人发展,版权完全归属薛先生。其公众号:Alphatree and Evelyn2018-12-12
思考出发点:
那个多数人印象中乱碰乱撞、还拖着脏污满屋跑的添乱扫地机,还需要多久才能变聪明扫地机器人发展?
扫地机器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该用家电还是科技框架来分析?是什么决定扫地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和行业空间? 2018年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什么位置,未来有何期待?
本文结论:扫地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浪潮的更迭;供给推动需求,是技术升级推动扫地机器人发展了行业的发展,每一次技术的重大飞跃,都极大地刺激扫地机器人发展了消费需求释放。
一、理解扫地机器人的本质
扫地机器人的一般理解:家用电器,真正的家电智能化
1. 扫地机器人产生的背景是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需求。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务劳动自动化产品代表:洗衣机、洗碗机。随着扫地机器人的技术发展逐渐成熟,未来有望实现类似洗衣机的高渗透率。
2. 扫地机器人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智能家电。智能家电的三大特点是网络连接、互动和智能化,但目前大部分家电的使用依然是人类主导,通过传感器与家电本身连接、通过手机应用设定好相应的要求去实现半自动化。而扫地机器人的行走和清扫并不需要用户事先设定任何规则,一切交由设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是真正的智能化体现。
3. 扫地机器人是动态的,是目前智能家电中唯一需要不停移动的品类,能够掌握家庭地图、掌握全部空间环境信息,占据未来物联网时代家庭环境智能控制的制高点。
扫地机器人的深度理解:科技产品,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家庭服务机器人
1. 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是计算机模拟人类的驾驶行为,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实现车辆驾驶行为控制。人类的驾驶行为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感知→理解→决策→执行”过程,无人驾驶功能的实现也可分为感知、理解、决策和执行四个层面。
2. 扫地机器人的原理是模拟人的清扫行为,在家庭环境中行走并完成清扫工作。从自主行走的角度,扫地机器人利用传感器对家庭环境信息进行认知分析、确定行走路线、做出行为决策,和无人驾驶拥有相同的技术框架,也可以从感知、理解、决策和执行这四个层面去理解。
3. 理解层和决策层体现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当下扫地机器人的智商集中体现在路线行走是否有逻辑以及能否避开潜在风险物品,这两个痛点的解决分别对应无人驾驶的SLAM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和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物体识别技术。在扫地机器人的应用中,目前SLAM技术相对成熟,物体识别技术有待突破。
4. 搭载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科技红利,扫地机器人发展我们相信未来扫地机器人在这四个层面都能看到持续的技术突破,甚至未来扫地机器人的形态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具有很大想象空间。
二、扫地机器人技术沿革
扫地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浪潮的更迭;供给推动需求,是技术升级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每一次技术的重大飞跃,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释放。
梳理扫地机器人的产品和技术沿革,判断扫地机器人技术路线目前已经历了两次主要的升级
目前行业处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到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临界点
1.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真正量产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诞生,基本实现自动扫地吸尘的清洁功能,始于2002年iRobot推出Roomba系列扫地机器人。但是智能化程度很低,仅能通过碰撞障碍物来调整行进方向,即随机行走和清扫。
2.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扫地机器人进入定位和规划行走时代,2015年至2018年iRobot、小米石头、科沃斯等行业龙头分别推出了稳定量产的全局规划产品。这一代产品能够规划清扫路线,进行实时定位、构建地图,使得清扫覆盖度和效率大大提升。SLAM技术的应用按传感器的不同主要分两种,基于LDS激光测距传感器的SLAM技术,和基于摄像头视觉传感器的VSLAM技术。扫地机器人连接WIFI后,用户可以在手机端看到家庭地图和扫地机器人的实时位置。
3. 第三次技术革命方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下扫地机器人技术的突破点在于人工智能在扫地机器人上的融合应用,物体识别、语义识别、人机交互等等。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可能是最先突破的。
第二次技术革命中两种主流规划技术差异对比
SLAM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应用按传感器的不同主要分两种,基于LDS激光测距传感器的LDS SLAM技术,和基于摄像头视觉传感器的VSLAM技术。
1. LDS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旋转激光发射器不断发射激光并接受反射光,利用三角测距原理测量边界和机器本身的相对位置,据此绘制完整边界的地图和确定机器在地图中的位置。优势在于绘图的速度和精度,对于算法的要求低;劣势在于对于激光传感器占用空间大,外部有凸起部分,成本较高,对于镜面材质有误差。
2. VSLAM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摄像头不断移动自身的位置进行拍摄,提取和匹配相邻帧图片特征点、利用三角测距原理测算出障碍物的距离。优势在于可以从图片中提取更多属性信息,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劣势在于地图精度有限,对于计算量和算法本身的要求高,对于光的依赖度较高,暗处和无纹路处难以进行工作。
3. 目前LDS技术在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应用已相对成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成本的降低、与其他传感器融合。VSLAM主要是现阶段还停留在位移测量,期待未来能和物体识别技术相结合。
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全球市场加速增长
1. 北美、EMEA(欧洲、中东、非洲等)和亚太市场是全球三大主要市场,自2015年第二次技术升级开启,全球收入增速加速,3 年复合增速达到 34.5%,北美市场更早进入全局规划时代,3年复合增速快于APAC和EMEA市场。2012-2017 年,高端扫地机器人(Robot Vacuum Cleaner, RVC)全球市场规模从 6.5 亿美元增长到 17.3 亿美元,份额占比从 13%提升至 23%,复合增速为 22%,同期高端吸尘器的全球市场规模从 50 亿增长到 75 亿美元,复合增速为 8.6%。
2. 市场份额较为集中,EMEA地区缺乏有力的当地品牌。美国企业iRobot是全球龙头,2017年全球高端市场市占率62%,北美高端市场占有率85%;其次是中国企业科沃斯(Ecovacs),虽然2017全球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占率仅为11%,但是预计2018年产品结构升级后高端产品占比大幅上升,推升市占率。
附注:EMEA市场主要覆盖欧洲、中东、非洲,APAC市场主要覆盖亚洲地区;全球市场只统计了200美元以上的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
第二次技术革命为全球龙头iRobot带来增长红利
1. iRobot是扫地机器人行业开创者,2002年开始从特种机器人向消费机器人转型,目前主要产品是Roomba扫地机器人系列、Braava拖地机器人系列。
2. 2015年是iRobot的Milestone,推出了第一款基于VSLAM技术的全局规划产品Roomba980,2015年之前Roomba系列都是随机规划产品。受益于突破性的技术升级,2016年起公司收入增速拐头向上。海外市场发展有市场开拓因素影响,因此观察美国国内的销售能够更直观地看到新技术、新产品对于公司收入增速的拉动。
3. 虽然距离iRobot的VSLAM技术突破已经有三年,但公司通过对原有产品线进行持续优化创新,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9月iRobot在美国国内推出新命名的产品系列Roomba i7/i7+, 推动三季度国内销售增速再次大幅增长,销售火爆将近缺货。
三、中国扫地机器人企业的发展机遇
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
1. 扫地机器人功能更加匹配中国家庭的清洁刚需。欧美家庭面积大,以地毯为主,对于吸力的要求高,在扫地机器人功能性和智能化完善到一定阶段之前,吸尘器的清扫效率更高;中国家庭面积大多在70-100平米,以瓷砖和地板为主,带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可以解决吸尘和拖地的刚需,同时中国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这两年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自动清扫的扫地机器人能够提高生活品质。
2. 目前中美两国的扫地机器人保有量相当,但是渗透率只有美国的一半。2013 年到 2017 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销售量从 57 万台上升至 407 万台,销售额从 8 亿元上升到56 亿元,4年CAGR 超过 60%。估算扫地机器人保有量在1200万台左右,中国城镇家庭约2.5亿户,2017年扫地机器人在中国的城镇家庭渗透率不到5%。2017 年北美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为 6.3 亿美元,同比增加42.6%。 北美市场以美国市场为主,美国拥有 1.3 亿户家庭,iRobot估算扫地机器人在美国家庭的渗透率约10%。
3. 对比欧美市场线下销售为主,中国扫地机器人主要在线上销售,相比线下渠道能够加速渗透。
4. 虽然扫地机器人行业由美国企业开创,但是中国企业快速跟进,带领国内扫地机器人行业进入全局规划时代。iRobot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目前中国市场主要由科沃斯和小米两家企业主导。小米的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研发生产。
中国扫地机器人企业正在从技术追赶走向技术领先
中国扫地机器人企业虽然起步晚于海外,但是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断地进行多种技术研发和探索、持续推出新品并不断改进修正,已不再是全局规划技术的追赶者,未来有望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成为技术领先者。
注:2010年Neato最早推出了LDS全局规划产品,但技术并不成熟,后来Neato自14年后全球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因此这里不分析Neato的情况。
多方面对比中国扫地机器人龙头和全球扫地机器人龙头的核心产品
中国扫地机器人企业已经具有非常强的产品竞争力
1. 定位和建图能力
iRobot于2015年推出第一款VSLAM全局规划产品,但并不能储存地图,虚拟墙的设置也需要实物发射器。2018年9月的i7/i7+作为最新款,可以储存地图、实现房间分区和指定房间清扫。
小米石头16年开始主推米家和石头两款高端LDS全局规划产品,凭借LDS本身的定位建图优势,早于iRobot就实现了保存地图、前往指定点、划区清扫、APP端设置虚拟墙的功能。科沃斯虽然在13、15年都推出过LDS产品但是定价太高销售不佳,2018年同时推出优化之后的LDS和VSLAM产品均称为爆款。虽然LDS建图可能不如小米那么精确、拥有前往指定点的功能,但是科沃斯的房间分区和指定房间清扫的功能非常实用、并且比iRobot推出该项功能提早了一年。
2. 清洁能力
清洁能力主要体现在吸尘能力、拖地功能等。欧美家庭使用地毯较多,因此可以发现iRobot很多的产品更新在吸力大小和吸口零部件的升级,最新推出的平价e5也是专门对口宠物家庭,匹配高端机才有的碎片主刷头。iRobot的地毯自动识别增加功能几乎是标配,科沃斯在18年的高端LDS产品也配备了地毯自动识别技术。从拖地能力来看,科沃斯几年前就推出扫拖一体功能并成为行业标准,石头虽然也具有扫拖一体功能但是拖地功能的清洁力较弱。iRobot的扫地机器人不带拖地功能,而是推出单独的Braava拖地机。
3. 运动能力
2厘米的爬坡能力对于三家都不是难事。由于iRobot的专利设计使得其脱困能力明显强于小米石头和科沃斯。
4. 人工智能方向
iRobot的最新i7/i7+能进行简单的语义识别,命令扫地机器人打扫指定的房间。目前科沃斯和小米石头的语音交互还停留在命令开始和停止,小米加入方言包的设计使得对话更风趣讨巧。
科沃斯在2018年德国 IFA 展会上展出新技术 AIVI(人工智能和视觉解读),能够识别并避开常见的地面杂物障碍,例如电线、鞋子等。
5. 结构件和其他
扫地机器人的机身高度决定能否进入沙发底、床底位置清扫。iRobot 的VSLAM产品机身高度低于科沃斯和小米石头的LDS产品,但是不如科沃斯的VSLAM产品,预计可能和iRobot的尘盒更大有关,欧美家庭由于面积大对于尘盒大小要求更高。小米石头在相对更薄的机身下做到最长的续航能力,但是水箱压缩到150ml,降低了用户体验。
6. 价格
科沃斯和小米石头有较大的产品价格优势。iRobot的两款核心全局规划产品价格约为450美元和8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100元、5500元,随机类产品价格在200-300美元;18年创新产品i7和i7+(区别为是否带自动吸垃圾功能)的价格分别为699美元和950美元。科沃斯和小米石头的全局规划产品大多在1500-2500元的水平,科沃斯的随机产品均价不到1000元,陀螺仪局部规划产品价格区间在1000-1500元左右。
7. 功能创新
自动化:iRobot最新的i7+可以让用户不用再手动清理尘盒。每次打扫结束,带真空吸尘功能的充电座会吸出机器人尘盒内的垃圾,吸满30次之后扔掉垃圾袋即可。原装赠送2个垃圾袋,重新购买是15美元3个垃圾袋。iRobot表示2019年还有新的产品可以期待。
带吸尘器的底座:科沃斯最新的DJ35+3D带吸尘器底座。预计这可能又是一款科沃斯独创但是会成为行业标准的功能。带吸尘器底座的扫地机器人能够实现扫地、拖地、无线吸尘的功能,将清洁覆盖延伸到全屋和车载,是对吸尘器的完美替代。
四、站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临界点看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硬件成本的下行,随着5G和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第三次技术升级浪潮渐行渐近
1. 预计第三次技术升级过程中,特别是物体识别技术突破后,很快就会产生90分用户体验的产品,推动行业渗透率大幅提升。规划行走之后,现阶段消费者的最大痛点在于额外的劳动量:扫地机器人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地面情况,1)经常被电线、袜子等散落在地面的小件物品卡住,需要“人为解救”帮助扫地机器人脱困;2)没有避开宠物粪便、家中小朋友打翻的牛奶等污渍物,反而这些带着污渍满屋跑。物体识别技术能够帮助扫地机器人主动避开这些风险物品,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2. 预计物体识别技术发展也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深度学习使得扫地机器人能够识别某些特定物体属性并做出决策判断,避免吸入物、避免进入狭小区域等。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精确位置判断、场景识别,与语义识别、人机交互相互应用等等。
3. 技术突破指日可待:2018年8月科沃斯在德国 IFA 展会上展出新技术 AIVI(人工智能和视觉解读),能够识别并避开常见的地面杂物障碍,例如电线、拖鞋、宠物食盆等等。iRobot于2018年9月发布的新品展示了简单的语义识别,可以自定义房间名称并语音命令清扫特定的房间。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扫地机器人可能真的不再那么“气人”了,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其他痛点也会被逐渐解决,伟大的技术进步浪潮不会转瞬即逝
未来技术进步的四大方向
1. 对于空间信息、环境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理解和识别,包括多种传感器技术、SLAM技术的完善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2. 清洁功能的完善和拓展
3. 机械自动化,减少人工劳务量
4. 人机交互、与其他设备互联、智能控制
由于技术等各方面扫地机器人发展的问题扫地机器人发展,目前全球扫地机器人渗透率较低。未来随着扫地机器人技术扫地机器人发展的突破扫地机器人发展,推动消费者认知及产品渗透率不断提升,扫地机器人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全球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及渗透率分析
根据Euromonitor和IFR的测算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全球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及渗透率(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吸尘产品市场规模)均呈现逐年上涨态势;至2019年,全球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3亿美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32%;渗透率达到17%,较2018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从全球各大市场来看,2019年,亚太地区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占比较高,达到了48%,得益于该地区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区域,潜在的消费群体庞大。2019年,北美地区占据全球总市场的接近四分之一。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1-2019年,北美地区的扫地机器人行业均为正增长,且多数年份的行业增速均在双位数。2019年,西欧地区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与北美地区相差不大,占比为23%。扫地机器人在欧洲及北美地区的销售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2019年西欧及北美地区销售额合计占比达47%。
全球扫地机器人销量分析
2019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销量达到了544万台,高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这三个国家的销量分别为275万台、63万台和16万台;从总量上看,中国扫地机器人销量较大。2019年,美国吸尘器销量高达3594万台,领先于中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美国吸尘器保有量甚至超过户均一台,可见美国在吸尘器为主的清洁电器方面有较为深厚的消费者使用习惯。而目前,美国吸尘器的年销量是其扫地机器人年销量的13倍多,差距仍较大,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扫地机器人品类整体仍有较大拓展空间。未来,美国扫地机器人的发展或将经历由“家庭可选”到“家庭必需”的过程,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全球扫地机器人价格对比分析
2019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平均价格在306.6美元左右;分地区来看,扫地机器人在西欧、北美及东欧地区平均价格均超过300美元,高于全球平均价格,比中国平均价格高约50%。从“石头扫地机器人”出口及国内定价来看,国内旗舰机T7售价约2499元,T7pro售价3299元;海外对应的旗舰款S6定价5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200元,S6 MAX定价74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250元。可见海外扫地机器人产品定价更高,利润空间更大。
全球扫地机器人行业趋势分析
目前,全球扫地机器人渗透率还较低,具有巨大提升空间。在未来几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吸尘产品的普及,2025年全球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5亿美元,渗透率将达到29%。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不是。在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中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的是IROBOT公司的ROOMBA,而不是科沃斯公司。科沃斯是全球最早开始研发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