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坦克中的二袋阿烦达机器人画法步骤。
1、先画出坦克机器人最上面的炮筒。
2、画出坦克机器人的脑袋。
3、画出坦克机器人的两条胳膊。
4、画出坦克机器人身上的装饰。
5、画出坦克机器人的轮子。
6、画出坦克机器人轮子上的压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开展了机器人坦克的研究。1983年美国陆军公布的《装甲战车科学技术规划》,将战车机器人列入发展规划。
军用机器人车辆可以用6个轮子,也可以采用履带作为运动装置。这种车辆的行驶有的是采用遥控设备来驾驶车辆,有的是把辖区内的地形图输入电脑。车辆上的摄像机随时把所在地地点地形拍摄下来送入电脑,电脑把摄下来的地形与记忆的地形进行比较判断,给出控制指令,使车辆沿要求的道路行驶。车上装有能自动发射的武器系统。若是只想使入侵者丧失战斗力,就用高音喇叭,通过强烈刺耳的噪声使入侵者精神失常,若是想消灭入侵之敌,就可通过枪榴弹、机枪、导弹等将敌人杀死。这种机器人坦克可以完成战场爆破、克服障碍、排雷等特殊任务,特别是在核战、化学战、生物战的条件下,能连续进行战斗。机器人坦克还能自动发现井跟踪目标,在靠近目标时精确瞄准、射击并将目标歼灭。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动用了由田纳西州遥控技术公司提供的18台机器人来清理战场,这种机器人装有多重履带,可适应各种地形,能爬45°的斜坡,能在狭窄的走廊内进行作业,能够清除炸弹、地雷和排除哑弹。由此可见,现代机器人坦克已经进入实战应用领域。
有人操控的,无人机现在还没用那么智能,需要人在外界进行操控,如今的专业救援队们很多都装备了更强大的行业应用无人机,它们配备高倍变焦相机和红外夜视仪等设备,更容易发现幸存者。
机器人坦克有两种担克机器人,一种是遥控式机器人坦克担克机器人,是由远处担克机器人的操纵人员通过电缆、电波或光纤通信等进行控制担克机器人的无人驾驶坦克。这种坦克上除装备有遥控设备外,还配备有电视摄像机,以便监视机器人坦克的行驶路线和方向是否正确担克机器人;另一种是智能机器人坦克,它不需要人操纵,而依靠自身的人工智能装置自动完成预定的动作和任务,这也是未来坦克发展的趋势之一。
无人驾驶坦克在执行爆破任务时,在它的前装甲板上装有450千克炸药。当坦克行驶到爆破地点时,操纵人员用遥控装置使坦克抛下炸药后驶回,然后由人操纵将炸药远距离引爆。这样既可保证操纵人员的安全,坦克又能多次使用。
智能机器人坦克上配装有高速电子计算机系统和各种先进而又可靠的传感器等,通过预存的和新采集的信息,能自主地选择最佳的行驶路线,以到达目的地。
正是由于机器人坦克比普通坦克优越,美国、英国等一些国家都在大力研制这种坦克。
很早就有人提出无人坦克的设想,因为,它符合坦克乘员由多到少、由少到无的规律。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真是如此吗?
其实无人坦克就是智能化机器人坦克。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无人坦克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种无人坦克或机器人坦克对于军事家来说,太具有诱惑力了。
设想在未来的战场上,一个个“钢铁”士兵像有血有肉的战士一样忠于职守,一群群小巧玲珑的机器人坦克,无所顾忌地冲向敌阵,那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
无人坦克已经不仅仅是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内容,它已经出现在设计师的蓝图上。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的专家们,在军用机器人和遥控车辆方面,正在进行着扎扎实实的工作,为无人坦克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美国的尤尼梅森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它标志着机器人已经走出科普作家幻想的殿堂。
机器人具有很多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不吃不喝;不怕疲劳,不惧危险,忠于职守。难怪它一出现,便立即受到军事家的青睐。
美国军方列入研究计划的各类军用机器人有100多种,有的已投入实际应用,美国国防部甚至宣布,即将组建“机器人军队”。
军用机器人可用于各个军事领域。陆军军用机器人可用于战斗侦察、反坦克、反直升机、巷战、三防侦察、哨位警戒和巡逻、布雷和扫雷、供弹和装弹、引诱假目标、电子干扰、移动式无线电中继站、沾染洗消、爆破攻坚、物资装运、抢救战伤车辆等。
用于直接执行战斗任务的机器人,相当于步兵、炮兵,乃至于坦克兵;用于执行侦察、警戒任务的,相当于侦察兵;用于担任工程保障的,相当于工程兵;用于指挥控制的,则是“机器人高参”;用于担任后勤保障的,相当于后勤分队。
可以说,凡是士兵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都可以由未来的军用机器人来完成。
因为坦克在地面作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人坦克作为军用机器人的一种,自然是各国研究的重点之一。
从崭露头角的机器人战车已经可以看到无人坦克的雏形。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军正在研制中的三种军用机器人,它们虽名为军用机器人,但实质上是机器人战车或无人坦克。
第一种是TMAP军用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由美国格鲁曼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竞争研制,是美国小型无人多用途车辆研制计划中的一项。
从外形上看,TMAP是一种四轮车辆,大小和一辆普通轿车差不多,算得上是小巧玲珑。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四个车轮是菱形分布,前后各一个车轮,中间左右各一个车轮。
这种结构有利于车辆转向,再加上铰链结合式车体结构,车体可上下扭曲,有利于越野行驶,能克服30厘米高的障碍物。但越野行驶的车速不高,仅为10公里/时左右。
车载武器可以是反坦克/防空导弹,也可以是机枪。实际上,TMAP是一种遥控车辆,士兵利用操纵装置通过长达6400米的光导纤维发出指令,操纵车辆运动。车上装有两架摄像机,它是TMAP的“眼睛”,用来搜索战场、侦察敌情,并把图像传输给遥控操纵的士兵。
目前,TMAP的样车已经制成,并进行了初步的行驶试验,取得了成功。TMAP的最大问题是机动性差些,侦察能力也有一定限度。
第二种是“突击队员”军用机器人。它也是美国陆军研制的小型多用途机器人,由美国格鲁曼航空公司负责研制。
该车于80年代初试制成样车,1984至1985年进行了两次全面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种车也是小型遥控车辆。
有趣的是,它的底盘和TMAP是同一系列的,都采用菱形车体四轮底盘,但更小巧。越野行驶时,车速可达16公里/小时。“突击队员”军用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反坦克,也可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
车上装有三枚AT-4反坦克导弹,导弹的上方有一架摄像机,士兵可在9.65之内通过光纤进行遥控。样车试验时,曾用AT-4导弹对3000米外的M60坦克进行射击,准确命中了目标。该车还可以携带68公斤炸药,用来爆破掩体或工事是十分理想的。
第三种是“普洛拉”机器人战车。普洛拉,是PROWLER的音译,意思是“具有对敌逻辑反应能力的可编程机器人观察车”。
和上面两种遥控机器人战车不同,它被认为是美国陆军第一辆“真正的”军用机器人车辆。它既可以按遥控方式工作,也可以按预编程序自主工作。由美国机器人防务系统公司于1984年开始研制。
这种军用机器人是一种6X6的轮式机器人战车,全车重1816公斤,以柴油机为动力,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最大行程可达250公里。
它的“大脑”是一台68000型计算机,并带有多个32位微处理机,能控制多个传感器自主工作,它可以按预编的程序沿着预定的路线自主巡逻。
根据任务的不同,可以配装杀伤性武器,如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炮、“陶”式或“狱火”式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等;也可以配装非杀伤性武器,如催泪弹、噪声发生器、发射橡皮子弹的猎枪等。
车上有炮塔,装有三台摄像机,其中一台装在炮塔顶部的桅杆上,桅杆可升高至8.5米,具有远方观察能力。
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也都在研制机器人战车。机器人战车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先发展遥控式机器人战车,再发展成半自主式,最后才是完全自主的机器人战车和无人坦克。
按目前的国际形势和发展势头看,自主式车辆的实用化,将是2010年以后的事,到那时,类似科学幻想小说中描写的机器人坦克大战的情景,也许就会出现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