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TMAP军用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于80年代后半期由美国格鲁曼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竞争研制,是美国小型无人多用途车辆研制计划中的一项。从外形上看,TMAP是一种四轮车辆,大小和一辆普通轿车差不多,算得上是小巧玲珑。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四个车轮是菱形分布,前后各一个车轮,中间左右各一个车轮。这种结构有利于车辆转向,再加上铰链结合式车体结构,车体可上下扭曲,有利于越野行驶,能克服30厘米高的障碍物。但越野行驶的车速不高,仅为10千米/时左右。车载武器可以是反坦克/防空导弹,也可以是机枪。实际上,TMAP是一种遥控车辆,士兵利用操纵装置通过长达6400米的光导纤维发出指令,操纵车辆运动。车上装有两架摄像机,它是TMAP的“眼睛”,用来搜索战场、侦察敌情,并把图像传输给遥控操纵的士兵。目前,TMAP的样车已经制成,并进行了初步的行驶试验,取得了成功。TMAP的最大问题是机动性差些,侦察能力也有一定限度。
第二种是“突击队员”军用机器人。它也是美国陆军研制的小型多用途机器人,由美国格鲁曼航空公司负责研制。该车于80年代初试制成样车,1984~1985年进行了两次全面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种车也是小型遥控车辆。有趣的是,它的底盘和TMAP是同一系列的,都采用菱形车体四轮底盘,但更小巧。越野行驶时,车速可达16千米/小时。“突击队员”军用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反坦克,也可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车上装有3枚AT-4反坦克导弹,导弹的上方有一架摄像机,士兵可在9.65之内通过光纤进行遥控。样车试验时,曾用AT-4导弹对3000米外的M60坦克进行射击,准确命中了目标。该车还可以携带68,千克炸药,用来爆破掩体或工事是十分理想的。
第三种是“普洛拉”机器人战车。普洛拉,是PROWLER的音译,意思是“具有对敌逻辑反应能力的可编程机器人观察车”。和上面两种遥控机器人战车不同,它被认为是美国陆军第一辆“真正的”军用机器人车辆。它既可以按遥控方式工作,也可以按预编程序自主工作。由美国机器人防务系统公司于1984年开始研制。这种军用机器人是一种6X6的轮式机器人战车,全车重1816千克,以柴油机为动力,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最大行程可达250千米。它的“大脑”是一台68000型计算机,并带有多个32位微处理机,能控制多个传感器自主工作,它可以按预编的程序沿着预定的路线自主巡逻。根据任务的不同,可以配装杀伤性武器,如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炮、“陶”式或“狱火”式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等;也可以配装非杀伤性武器,如催泪弹、噪声发生器、发射橡皮子弹的猎枪等。车上有炮塔,装有3台摄像机,其中1台装在炮塔顶部的桅杆上,桅杆可升高至8.5米,具有远方观察能力。
一楼的机器人就是一个圆形的盘子或者是机器人的样子
故事发生在重庆。
小伙家里养了2只白猫,一只叫童童(智商爆表),一只叫铁锤(稍微有点笨)。自从养了猫以后,小伙才觉得,原来猫聪明,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天他下班回来时,大老远就看见楼下有一个扫地机器人正在打扫小区。当时他也没太在意,就觉得这机器人看着有些眼熟,跟自己家的长得很像,就上楼去了。
点击重新加载
当按了27层楼,下了电梯后,发现自己家大门敞开:“坏事了,门怎么开了,不会进贼了吧?”顿时就有一股不太好的预感。
进屋后一看,自己家的扫地机器人不见了,再联想到楼下那个很眼熟的,恍然大悟:原来那是自己家的。
那问题来了,扫地机器人是怎么到了楼下?家里的门又是怎么开的?
查看监控后语塞了
幸好家里安装了监控,可以还原事情的真相。
当小伙调出监控视频后,真是无语了:你也太调皮了。
原来早上的时候,扫地机器人还在勤恳地打扫自己家客厅。但是当它扫到门口的时候,自己家猫竟然“使坏”,它打开了大门,就这样扫地机器人就自己出门去了。
点击重新加载
不过也始终不能解释,究竟是哪位好心人将机器人给送到了1楼,毕竟扫地机器人也不会按电梯呀。害,管不了那么多了。
猫成精了?
当小伙找到扫地机器人时,发现它已经快没电了,好家伙,充的满满的电都用光了,这是给小区做了多大的贡献呐。
有网友看了小伙的视频后,调侃地说道:你们家猫居然会开门。
而小伙也解释到,开门是他教的,自己也没想到,猫咪真的学会了。
更离谱的是,评论区下面竟然有一堆铲屎官评论,说自己家的猫也会开防盗门,是自学成才的,已经偷摸着跑出去两次了。
点击重新加载
哈哈哈哈,兽医小明看着身边的傻猫,顿时也觉得挺满足的了,虽然平时看它也不太聪明的样子,但笨有笨的好处,至少不会开门,危害到家里的财产问题。
寄语:
部分猫咪的智商不容小觑,它们通过平时观察和模仿铲屎官,学会了不少“技能”,比如开抽屉、开大门等,都不算难事。
所以当铲屎官不在家的时候,最好将门窗等再加固锁一下,避免它们偷溜出去发生意外。
总结,有八百个心眼的猫,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可以联系兽医小明。
如果有宠物健康和养宠问题,关注兽医小明进行咨询。
“突击队员”军用机器人是美国陆军研制的小型多用途机器人,由美国格鲁曼航空公司负责研制。该车于80年代初试制成样车,1984~1985年进行了两次全面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种车也是小型遥控车辆。有趣的是,它的底盘和TMAP是同一系列的,都采用菱形车体四轮底盘,但更小巧。越野行驶时,车速可达16千米/小时。“突击队员”军用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反坦克,也可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车上装有3枚AT-4反坦克导弹,导弹的上方有一架摄像机,士兵可在9.65之内通过光纤进行遥控。样车试验时,曾用AT-4导弹对3000米外的M60坦克进行射击,准确命中了目标。该车还可以携带68,千克炸药,用来爆破掩体或工事是十分理想的。
首先要了解机器人的构造
在进攻方面,应该先后搭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进攻机器人,并就速度、冲撞、控球能力和场地适应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试验,最终定下了机器人的基本外型为大体积、类六面体、四马达驱动、二轮底盘,两个大轮由零件保护在机器人内部,前后均有光感测球。在程序上,进攻机器人的编程的确比较麻烦,简单的程序不容易出错,但进攻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多变的比赛情况;复杂的程序可以更好地对比赛情况作出反应,但很难编写且容易出错。我们经过多次尝试,并请教老师和老队员,最终编写出了比较成功的程序。该程序能在准确找到球的基础上判断敌我半场,并设有防守区域,防止进乌龙球,还有通过光感实现触墙判断。由于材料不足,我们并没有用上方向传感器,这稍微削弱了我们的进攻能力。但我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它成为一部强大的机器人。
在防守方面,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少。机器人的结构,:由于防守机器人只是在球门前横向走动进行防守,采用长方形外型、四轮底盘、四马达驱动则无后顾之忧。防守方式上,我们曾想过不让机器人走出球门区,确保守在球门前,于是利用球门后壁颜色比两边浅的特点,三个光感分别对准左前45度、右前45度和正后方。后来发现,若只在球门区前走动,很容易被对方机器人从边路把球挤进球门,而正面来球,只要速度不是非常快就很难进门,即使机器人离开球门区到了边路,也设置了根据时间回防的保险措施。机器人制作完成后,在实战中找问题。和其他队员开始了对抗比赛,由老队员担任裁判。我们应该在比赛中进一步熟悉比赛规则,知道在比赛中合理的摆放机器人的位置很重要,还有机器人RCX上的开关很小,稍不留神就会没按到。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许多之前没发现的问题。比如进攻机器人的程序错漏百出,经过改进后仍常出问题;球经常会被进攻机器人推至底线卡住,即使守门员不过来,也还是会判死球;守门员很容易被进攻机器人从底线推开,硬把球挤进球门;守门员的“越野性能”太好了,以至把球夹在角落后会“爬”上球上方。
机器人足球比赛是一个要两个队员相互配合才能做好的项目,所以在比赛中,我们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任凭性能再好的机器人都是无法在比赛中获胜。在比赛中我们充分利用团队精神,队员们在失球时互相鼓励,在赢球时互相讨论如何能赢更多分,两名队员相互之间的默契,使我们战胜了比赛中的困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