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客帕车机器人,代客泊车电影

原创
zblog 2023-03-10 15:30 阅读数 3 #换电站
文章标签 代客帕车机器人

汽车机器人欧尚Z6发布数字藏品,全球限量666枚丨汽车产经

自2021年12月27日官宣行业首发NFT以来,由欧尚汽车和腾讯幻核联合推出的汽车行业首个元宇宙数字藏品将于2022年1月29日零点在腾讯生态正式上线,面向所有群体抽取,全球限量666枚。

抽取到汽车机器人欧尚Z6的元宇宙数字藏品的朋友,将能成为汽车机器人欧尚Z6的超级驾控师,即获得欧尚Z6的优先提车权、与汽车机器人首次见面的机会、超级惊喜提车权益以及有机会获得欧尚Z6一年尝鲜使用权。

众所周知,数字藏品的特性就是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稀缺是它的代名词。此次由欧尚汽车和腾讯联合推出的数字藏品不仅是一张独特的身份标识图像,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同时它也是欧尚汽车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新纽带,让用户和欧尚汽车建立起更久的连接。

作为欧尚全新序列的开山之作,全新智能序列旗舰车型——欧尚Z6为Z世代而生。

欧尚Z6创造了领航员小欧、YYDS数字孪生形象、汽车机器人欧尚Z6三个元宇宙形象,带领Z世代群体进入元宇宙。

在产品实力上,欧尚Z6除了创新采用棱·境美学以外,还带来了智能越级的开创,多元的动力系统选择,以高阶实力,不负Z世代期待。

长安欧尚Z6采用全新设计,镂空式前期格栅,搭配修长LED日间行车灯组,整体更具有科技感;“流光锐眼前大灯”,由单侧36颗、共72颗LED光源构成,并具流水动态灯光效果。侧面是型面与犀利线条的融合,加上悬浮式车顶和极具视觉冲击的轮毂,很是高级。全新尾灯样式,双边四出排气,同样营造出动感。整车风阻系数为0.336Cd。长宽高则分别为4699/1890/1660mm,轴距2795mm。

车内配10.25寸仪表屏+12.3寸中控屏+9.1寸小欧屏,并搭载AR-HUD,加上主流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的适配,可实现六屏交互,同时搭载8核芯片,搭载OnStyle5.0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支持第三代车内语音交互、视线追踪功能。搭载欧尚汽车EaglePilot7.0云鹰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全语音自动代客泊车,由15颗雷达、5颗摄像头,6颗高灵敏麦克风作为硬件支持。

在动力方面,欧尚Z6拥有蓝鲸IDD全域电混系统、蓝鲸2.0T+8AT动力系统、蓝鲸1.5T+7DCT动力系统三种组合。其中,蓝鲸IDD全域电混系统可带来NEDC约1500km的续航,蓝鲸2.0T+8AT动力系统零百加速可达6秒级。

为什么自动驾驶遇瓶颈,但自动代客泊车却很热?|甲子光年

撰文 | 火柴Q

编辑 | 甲小姐

设计 | 一凡

视频中,一位女士开着奥迪A8L在写字楼附近下车,她轻轻按了手机中的一个键,车就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来到地库并进入了车位。

等女士离开写字楼时,只需在上车点用手机一键召唤,车又自己从车库开了回来。

开门、上车、走人,干净利落,省去了费时耗力的停车、取车环节。

这就是“自动代客泊车”(Auto Valet Parking)场景(在奥迪当时的展示中使用的是piloted parking“遥控泊车”概念)。

在功能上,它是泊车辅助系统、ADAS(高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的升级;在技术上,则属于低速L4级自动驾驶。

但5年来,并不新颖的AVP概念仍未照进现实。近两年的自动驾驶热潮更多表现在另一个细分赛道:城市道路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

这是最符合一般人印象中的自动驾驶——无需司机操作,车能自动载客穿梭于大街小巷,完成超车、倒车、避让行人等所有人类司机应该完成的任务。

其对应的终极商业模式是 Robo-Taxi(机器人出租车) ,它属于 TaaS(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运输即服务) 模式的一种。成立于2009年的Waymo(隶属于Google母公司Alphabet)是这一领域的先驱。

从2016年开始,这一细分赛道越加火热:通用于当年收购了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目前估值已达146亿美元;Drive.ai、Pony.ai、Rodarstar.ai、文远知行等瞄准高速L4/L5级自动驾驶的创业公司相继成立;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Uber、滴滴的自动驾驶计划陆续上马。

但这种“快速发展”目前看来主要表现在融资和估值上。经过前两年的热潮,城市道路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在2018年进入瓶颈一年。

2018年11月,Waymo公司CEO John Krafcik在公开场合坦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还需要几十年 。几天后,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也表示: 自动驾驶 汽车 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

困住这些世界级聪明头脑的无非两个词:量产和商用化。

然而,AVP却很有可能率先打破城市空间中,乘用车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和商业化僵局。

现在,市场离AVP的量产落地终于只有临门一脚了。

有可能踢出这“临门一脚”的是一家从ADAS辅助驾驶系统切入自动驾驶领域的上海公司——纵目 科技 。

2018年12月26日,纵目 科技 宣布收到中国一汽的项目定点信,将在中国一汽红旗品牌2020年的量产车型上,部署低速L4级自动驾驶AVP产品。 纵目成为中国首个拿下整车厂AVP量产项目的公司。

让纵目拿下车厂订单的是他们在去年11月针对停车场低速场景推出的AVP1.0版的升级版。而纵目对这一领域的 探索 起步于更早之前的2016年9月。

当时,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相比黑 科技 感更强的无人车方向,AVP并不是焦点。

到2017年7月,戴姆勒和博世在斯图加特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共同宣布了“自动代客泊车”(Auto Valet Parking)概念(二者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始于2015年),业内才对这一场景有了较为统一的说法。

而2018年,AVP的竞争已是如火如荼。

纵观以上进展,大部分是概念、Demo、技术方案、战略合作的发布。

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各玩家都看到了AVP的前景。

纵目 科技 创始人兼CEO唐锐也告诉「甲子光年」:“我认为AVP是中国市场上(自动驾驶领域)最具有战略价值的高地。”

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安尔翰(Prof. Dr. Hans Georg Engel)也曾在去年表示:AVP是通往自动驾驶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二、真正在这一领域有长期积累的玩家并不多。

上述进展中,有些项目的研发是在去年才启动的,许多进展仅停留在合作发布阶段,还未到测试,更未到量产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 纵目在12月拿到的一汽红旗轿车AVP量产订单就具有了重要的市场开拓性意义 ——纵目的AVP系统很可能率先登录主流乘用车。

站在众玩家扎堆进军AVP的时刻,纵目 科技 创始人兼CEO唐锐向「甲子光年」回顾了他的思考历程:为何在2017年上半年就看准了AVP?

可以先从商业逻辑来看这个问题。

在考虑 自动驾驶各落地场景的机会大小和商业化速度时,主要看4个维度: 封闭场景/开放场景、固定路线/自由路线、低速/高速、车里有乘客/无乘客。

除了技术差异外,以上四维度中,封闭场景/开放场景还涉及路权问题;有乘客/无乘客则涉及立法难度。

而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则主要有两种:

一是上文提到的 TaaS ,在这个模式中,自动驾驶是运营服务得以成立的核心技术。

二是 汽车 产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即 在 汽车 里加入自动驾驶功能,再卖给消费者,唐锐将其总结为VaaP (Vehicle as a Product)。在这个模式中,提供自动驾驶系统的公司充当整车厂的供应商。

VaaP是现在,TaaS是未来。

以这个框架来看,最复杂且商业价值最大的情况是“开放道路、自由路线、高速、车里有人”,它可以直接应用在城市出行上—— Roadstar.ai、Pony.ai、文远知行等公司,以及全球自动驾驶头把交椅Waymo都是在向这个“桂冠场景”挑战 。其对应的商业模式Robo-Taxi将彻底改变人类出行方式,进而改变生活方式、交往形态,催生一系列新业态。

这也是这类公司吸引了大量风投的原因,大机会不容错过。但这一场景的商业化时间目前看起来还很遥远。

最容易落地的情况则是“封闭道路、固定路线、低速、车里无人” ,比如矿区中的矿车和园区里的无人物流车;但这一场景的商业价值有限,向其他场景的迁移性也有限。

而AVP则处在中间——“开放道路(但停车场、尤其是地库等类型的停车场里行人不多)、自由路线、低速、车里无人”。

这刚好是一个折中的、有较大延展性的场景 ,它具备以下特点:

一、法律法规障碍小——落地快、量大

相比其他城市中开放、半开放场景,低速且车中无人的AVP的立法难度和伦理风险显然更小。

这个场景中不存在“保乘客还是保行人”的伦理难题;由于速度低和地库较少有行人出入,其事故风险也更小。

唐锐告诉「甲子光年」,他认为AVP能更快落地的根本原因就是:“法律法规更简单,车厂上量产订单的意愿会更强。”

这直接带来的商业后果就是AVP能更快落地,且量大。

二、同时面向VaaP和TaaS市场——能造血、空间大

在VaaP市场 ,大众、戴姆勒、宝马、沃尔沃等公司都已将嵌入AVP系统的量产车型提上日程。纵目此次拿到的一汽AVP量产订单也属于VaaP模式。

VaaP让做AVP的厂家能在 相对短期内获得营收,具备一定自我造血能力 。

而同时, AVP又具有切入运营服务,即TaaS市场的潜力 。

当下,AVP产品形态就可以直接切入 汽车 分时租赁运营服务 。

这个模式其实就是共享单车的 汽车 版。但相对自行车, 汽车 的取放更复杂。分时租赁运营商需要在调度车辆上花大量运营成本,且停车、取车不便也影响了分时租赁的市场接受度。

所以 分时租赁运营商有采用AVP系统的强烈需求 。

在分时租赁模式中,AVP厂商有机会参与运营,提供增值服务,如为保险业提供数据洞察、在乘客的AVP控制入口(如手机APP)上添加精准营销、目的地打折信息、广告等业务。

这是一个比供应商角色更轻、边际效益更大、 更有利润空间的商业模式 。

三、AVP未来有切入“桂冠场景”的潜力

如前所述,投入自动驾驶的资本和人才浩浩汤汤,最让大家的兴奋的还是“桂冠场景”——城市道路高速自动驾驶场景。

而AVP具有切入这一场景的潜质。

这是因为AVP对技术的要求其实很高。

这个场景满足开放道路、自由路线的特点,这意味着需要完全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才能保证AVP的大规模商业落地。

AVP与自动驾驶桂冠场景的差异主要在于:

而 以上两大差异,正是目前限制高速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瓶颈 。

前者使得方案里不得不使用探测距离更远、但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成本居高不下。

后者则有待技术突破。正如Waymo CEO John Krafcik所说,自动驾驶普及还需要几十年,主要是因为技术还没有突破在任何天气、任何条件下都能驾驶的最高等级L5。只要这个能力不解锁,就无法真正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换言之,有实力做出可靠AVP方案的公司,在技术上,和瞄准高速L4级自动驾驶的公司并无泾渭分明的鸿沟。

用唐锐的话说,技术上能有的都有。而那些该有还未有的技术,大家都还在等待。

其次, 与园区物流车、高速公路卡车等细分赛道相比,AVP直接应用在乘用车上 ,与乘用车高速自动驾驶场景更具有商业和合作上的顺承性。

先成为整车厂的低速L4级AVP供应商,再共同研发高速L4级自动驾驶,可能会成为一条稳扎稳打的桂冠场景进击路。

“我认为这是一个战略高地,如果这个占领住了,再去打高速,这个很Solid(有坚实的基础)。”唐锐说,“在中国,低速L4级自动驾驶可能先落地”。

纵目能在2016年底较早捕捉到AVP的机会还得益于这家公司的基因。

纵目刚好代表自动驾驶领域的 一大派别“车+AI”,另一大派则是“AI+车” 。

所谓 “车+AI”就是以 汽车 行业为基点切入自动驾驶 。通用、大众、丰田等车厂的尝试,博世、采埃孚、大陆、现代摩比斯等Tier 1(一级供应商)的尝试都属于这一派,其特点是产品导向。

成立于2013年的纵目也是一家“车派”的自动驾驶公司,团队有深厚的 汽车 背景:

纵目创始人唐锐曾有14年 汽车 半导体的研发管理经验;团队中还包含了原奇瑞 汽车 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陈卓超等多位国际一流Tier1的高管和技术专家;在2016年开始组建技术团队后,也引进了曾在Zoran与CSR公司担任高级研发经理的王凡等AI人才。纵目对车厂的量产流程,如何控制产品成本有清晰、清醒的认识。

而“AI+车”则是以AI技术为基点,从自动驾驶的算法切入,逐步谋求商业落地。 许多有互联网 科技 背景的公司都属于“AI+车”一派。

其在海外的代表是Waymo、Cruise、Uber自动驾驶、Auto X等公司,在国内的代表则有百度Apollo和Pony.ai、Roadstar.ai、文远知行等(最后提及的这三家公司都有百度背景)。

但 到了2018年的萧瑟环境中,市场更关心的是谁能好好活在当下 。

从“生存力”上来说,车+AI一派有一定的优势。

纵目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如此。

2013年到2017年是纵目的第一个阶段,完成了从初创公司到Tier 1的跨越。

此阶段纵目主推的产品是L0到L2级的ADAS系统,能实现司机在最后3-5米的辅助泊车及辅助驾驶功能。

到2017年5月,已经在厦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并拿到IATF16949认证(一种生产过程质量体系认证)的纵目从主要提供算法和方案的二级供应商,升级成了直接面向车厂、同时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Tier 1,合作车企包括吉利、威马、上汽大通、北汽银翔、江铃新能源、车和家等。

与此同时,完成A轮融资后,纵目在 2016年春节后开始组建自动驾驶团队 。与“AI+车”派的最大区别是,纵目从第一天做自动驾驶,想的就是怎么才能真正量产。

唐锐对如何实现自动驾驶量产有3个思考。

首先, 量产一定要在品质上达到“车规级” 。

汽车 是出行工具,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杀人机器”, 汽车 之所以成为工业明珠,就是因为任何用在 汽车 上的零部件和系统一定要经过各种高低温、跌落、震荡、老化等极端情况的考验,尽可能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是一个快不起来的过程。法雷奥中国区CTO顾剑民曾表示:“从方案到最后的量产,一款真正的车规级的开发一般需要花费五年或七年。”作为Tier 1,纵目开始做自动驾驶时,车规级产品出货已达50万套,有较丰富的研发和量产经验。

第二,在质量过硬的同时, 一定要严格控制成本,才能上量 。

这也是纵目着力进军低速L4场景的原因,因为低速场景不需要太长的制动距离,不用使用动辄数万元的激光雷达等昂贵部件,对于计算平台的处理能力也不会有过高要求。

纵目以视觉的感知方案为基础,搭配低成本毫米波雷达,使用价格较低的高通骁龙820A平台,把AVP的成本控制得很低。 “我们可以把整套系统,控制器加所有传感器做到几千元以内。” 纵目副总裁陈超卓告诉「甲子光年」。

第三, 量产还要满足市场需求 。

停车难、取车难,以及城市道路上的拥堵是中国出行领域的特殊痛点。所以唐锐判断,美国的高速场景可能有一定优势,但在中国,大概率是低速L4自动驾驶先落地。

在这样的思考下,纵目在2016年9月开始开发AVP产品,在2017年11月底率先推出了自己的AVP1.0系统。

回顾纵目如何能获得市场先机,唐锐说:“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 当时很多人都想做很炫酷的高速自动驾驶公司,没有严肃地去想,中国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自动驾驶。 ”

在具体开启AVP的商业打法时, 纵目也保持了“车+AI”的稳健 。

稳首先表现在资本借力上。由于ADAS产品线已相对成熟,和许多大举融资的自动驾驶公司不同,纵目的做法是用ADAS的造血能力来覆盖研发自动驾驶的部分成本,因而对外部资本的依赖没那么大。

在拓展商业模式上,纵目首先仍是做好供应商的角色,从2018年初开始推动与整车厂的AVP量产订单, 走完了技术交流、SOR (Specification Of Requirements,车厂对供应商的产品规格要求) 、招标、定标、工厂审核的复杂流程 ,最终在年底拿到了一汽的定点信。

这个过程中,纵目花了3年多时间建立的一级供应商角色的优势开始显现,具体表现为与车厂采购部门的良好商业关系,与车厂研究院的多年的技术合作和与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在生产和质量把控上的默契。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也让纵目有了跳出“一级供应商”实现产业链位置再升级的机会,即切入分时租赁运营服务。

“我有一个观点,L4级的自动驾驶一定是运营相关的。”唐锐说,“ 分时租赁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大机会,它不仅能让传统的ADAS升级,还能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

目前,纵目已经和多家整车厂旗下的分时租赁平台展开了初步接触,共同 探索 AVP在分时租赁模式下的落地方式。

梳理5年的 历史 ,并不高调的纵目有一条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清晰升级路径:

“从整个公司来讲,战略很清楚——我们怎么从低速、AVP这个切口,树立纵目在自动驾驶的领导地位。这个我们没变过。”唐锐告诉「甲子光年」。

在AVP即将量产的前夕,这个市场仍有一些不确定之处。

最大的争议点是技术方案的收敛方向:

目前,在AVP具体怎么做上,存在一个光谱分布,光谱一端是“改车派”、一端是“改车库派”。

纵目是改车派,追求 “车的智能” ,即在不改造地库的情况下,实现AVP。

唐锐认为改车方案有三个好处:

一是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改造地库的成本比较高,而且限制了AVP使用的地域范围;

二是纵目本身与车厂有较强的合作关系,而大车厂可以通过量产出货迅速催熟AVP这一商用特性,改造车库则要牵涉与地产商、物业的合作,市场碎片化和区域属性太强,增加了商业落地难度;

三是改造地库的方案对车的智能要求不够高,而通过“改车”来实现AVP,则更接近未来的高速L4自动驾驶场景,符合纵目的长远发展战略。

“如果停车场有通信和车-场协同更好,但如果不改造,车也有足够的智能,就像人能在陌生停车场找到停车位一样。”唐锐说。

地平线也属于改车派,在去年11月28日,地平线首次公开测试了其AVP项目,不过地平线目前的方案用的是Velodyne 16线激光雷达(官方售价为3999美元),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全球最大一级供应商博世则是“改车库派”的代表 ,可以通过对车库的改造,让不同车型实现“自动停车”,车辆本身只需要电子制动、自动换挡、电子助力转向及远程互联等基础功能,不需要任何环境感知功能。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对车辆要求低,但目前的成本较高。

在去年博世和戴姆勒于中国联合展示的方案中,他们使用了柱式安装的工业级单线激光雷达。基于系统冗余的考虑,实际应用中,可能平均每3个车位就要布局25个激光雷达,在成本上尚不现实。

禾多 科技 去年底推出的 Holoparking则处在中间位置 。

用禾多 科技 创始人倪凯的话总结是 “场端、高精地图端、车端”组成的“三端合一”方案 。

这一方案的难点是需要做系统性研发:“我需要把这三端都做研发,面相对铺得比较开,需要很多的技术模块共同来完成。”倪凯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不管是“改车派”还是“改地库派”, 在推进AVP商业落地的过程中,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制定一套新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方式 。这是因为AVP作为L4自动驾驶的一个应用,脱离了单一硬件模块或者软件功能的概念;AVP技术提供方也不再是单纯的整车厂Tier 1供应商,而是越来越深地卷入了AVP“产品+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来看,AVP这一场景牵涉的商业角色有6类:AVP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方、整车厂、分时租赁运营方、高精地图图商(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需要配套的地库高精地图)、充电技术供应商和商业地产/物业公司。

各方有待厘清的问题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商业模式 ,这涉及最终谁来买单,上游如何分润。

买单方是相对明确的 ——不管是VaaP模式还是TaaS模式,最后的付费者都有C端的司机/乘客;而TaaS模式下,还可以有部分“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收入,比如与出行服务结合的营销、广告、保险等业务。

各参与方需要考虑的是最终端的消费者愿意为AVP系统花多少钱?是愿意按次花钱,还是一次付完?

上游的分润模式则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纵目这样的技术供应商来说,他们可能想终止以往卖产品、卖license的单次收费模式,改为按调用次数收费,并试图切入以AVP为基础的增值服务;图商、物业也需要在新模式中找到合理的分润方式。

二是权责如何分配: 万一车辆在自主泊车过程中出现事故,谁是责任方?保险公司应如何赔付?

“一定是服务的商业模式,”唐锐坚定地看好AVP和分时租赁结合的运营服务,但他也坦言: “具体的利益分配、责任分配现在看还不清楚。”

但这种“模糊”的状态,往往也意味着机会。

对纵目这类 汽车 行业的后起之秀而言,它们有机会通过新一轮变革获得最有利的市场位置。

“整个市场是比较碎片化的,谁都没有完全的话语权, 正是因为这个事比较复杂,所以需要一个核心的技术供应商来挑头。 ”唐锐这样看待现在的局势和纵目可能的位置。

目前,纵目已和部分车厂、图商、商业地产物业等相关角色讨论新的商业规则。

接下来,纵目的远期目标是在实现AVP的基础上,升级到高速L4级自动驾驶。

这家步步为营的公司,制定了一个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是继续和整车厂密切合作,跑通AVP技术量产落地的从0到1。

2018年,纵目已接到了大量国内车企的预研项目,在一汽红旗车型的量产AVP订单后,纵目或将公布更多好消息,包括进入合资车企的供应链。

唐锐自己的判断是, 跑通从0到1的关键是2020年,当装载AVP的车辆到达一年10万台以上后,AVP才算经受了市场检验。

同时, 纵目也已开始布局第二步,用AVP技术提升分时租赁服务商的调度效率 。

“我个人判断,做分时租赁的企业比较适合从1到N复制。”唐锐告诉「甲子光年」,这类运营厂商更看重市场推广和铺量,在产品被充分验证前,很难满足他们的商业拓展需求。

所以,纵目的计划是在稍晚的时间——大概2019年下半年开始和分时租赁公司谈具体的落地项目。

在此之前,纵目会在小范围内通过大量测试,跑通AVP与分时租赁结合的各个技术点,再去和大平台做联合运营。

第三步,则是 在未来开始真正进入高速L4级自动驾驶领域 。

在这个过程中,纵目仍会借助自己的Tier 1身份,以ADAS和AVP产品线获得收益,自我造血。

同时,在技术条件更成熟、传感器成本降低、法律法规环境也更完善时,进军高速L4级自动驾驶的“桂冠场景”。

唐锐对“时机”的判断是,真正L4级产品的竞争会发生在未来5到10年间,这是一个足够大的机会,也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

“真正让自动驾驶exciting(令人兴奋)的东西,一定是service(运营)。”唐锐说。

在新的自动驾驶和运营结合的时代里,纵目不会停留在一个传统Tier 1的角色,而是考虑更多可能性——比如通过核心部件切入,深入参与出行方式变革带来的一系列增值服务。

“我们希望是第一个在中国证明L4能真正商业化落地的公司。”唐锐是一个不愿过多展露锋芒的人,但这一次,他不吝说纵目就是要当第一。

第一究竟花落谁家,和自动驾驶的发展一样,“欲速则不达”,心急看不了结果。

但率先拿到一汽AVP量产订单,为纵目的豪言增添了底气,这家公司己赢得了一个有利位置。未来两年,它将对阶段性的胜利发起冲刺。

汽车人来袭!欧尚Z6会是你的菜吗?

说起汽车机器人代客帕车机器人,相信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起电影《变形金刚》里的帅气的大黄蜂,代客帕车机器人他们既是帅气的跑车,也可以变身成为机器人来保护地球,成为代客帕车机器人了很多朋友童年时期的超级英雄。

现实中的汽车虽然没办法像电影《变形金刚》里面的汽车那样变身,但是如果能拥有科幻的外观内饰设计和丰富的智能化配置,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而今天的主角欧尚Z6,就是为了满足您对汽车机器人的憧憬而诞生的。

外观:科幻机甲风

欧尚Z6采用了棱·境美学设计语言,前脸无边际样式的时空叠影双层进气格栅与前大灯融为一体,非常具有冲击力,同时科幻感十足。

欧尚Z6外格栅9行16列沙漏单元,错落有致,非常有设计感;内格栅根据不同驾驶状态,可自动变换进气角度,降低风阻,提升燃油经济性。

此外,从欧尚Z6全车装备了12颗超声波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和4颗摄像头,为“汽车机器人”的智能做好了充足准备。

欧尚Z6的侧面线条非常锋利,悬浮式的车顶让车身侧面更加运动。得益于极致流线型的车身设计,欧尚Z6的风阻仅为0.336Cd。

轮胎方面,欧尚Z6配备了规格为245/50 R20的朝阳轮胎,轮圈造型非常动感。

尾部设计与前脸呼应,依然是充满力量感的运动战斗风格。双边四出的排气管和镂空的运动尾翼,配合上扁平锋利的尾灯,辨识度极高。

内饰:舰阵式三屏一体式座舱

欧尚Z6的内饰设计充满未来感,三个屏幕呈舰阵式分布,非常有层次感和科技感。

功能方面,中央的12.3英寸主屏幕搭载了OnStyle5.0智能车机系统,配备了全新8核心CPU架构,2GHZ超高速计算频率,每秒2万亿次神经算力,可达0.8s语音唤醒,1s人脸识别,1s极速开机,1s闪电联网。

上方9.2英寸的智慧小欧屏幕,具有眼神唤醒交换系统,我们只需看着屏幕里的小欧,她就会感知到你在唤醒她,这时候就可以对她下达语音命令了。

欧尚Z6采用红黑搭配的一体式运动座椅,前排座椅的造型和性能都非常优秀,支撑性和包裹性都非常好。主副驾驶都配备了电动调节功能(主驾8向、副驾4向),且拥有加热/通风功能。

智能科技配置:汽车机器人名副其实

除了上面说到的全车12颗超声波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4颗120万超高清摄像头,以及舰阵式三屏外,欧尚Z6还搭载了如EaglePilot7.0代客泊车系统,集合语音泊车、远程召唤、私家车位记忆泊车等多模式、多场景的自主泊车功能,可以更准确的识别周围障碍物以及轻松应对复杂的停车位。

驾驶辅助配置方面,欧尚Z6搭载了全新一代的IACC自适应巡航系统,拥有智能减速过弯、智能限速提醒等功能,比常规的ACC更智能更实用。AR-HUD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系统也可以让驾驶员在驾驶时更专注;360°超高清全景影像+180°透明底盘对复杂狭小路况帮助特别大;一键超车模式可以自动帮助打转向灯、鸣笛闪烁远光、打开摄像头以及切换运动模式,让超车更从容。

动力系统:燃油混动任君选择

动力方面,欧尚Z6一共拥有3套动力系统,其中两个燃油版,一个混动版。其中燃油版为蓝鲸1.5T+7速双离合变速箱(138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和蓝鲸2.0T+8A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最大功率171千瓦,最大扭矩390牛·米)。

蓝鲸iDD混动版本搭载由蓝鲸NE1.5T混动专用发动机、蓝鲸三离合电驱变速度器、大容量PHEV电池和iDD智慧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发动机最大净功率122千瓦,最大净扭矩255牛·米;电机峰值功率110千瓦,峰值转矩330牛·米 ,28.4kWh大容量电池组让欧尚Z6拥有15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和3.3千瓦的对外放电功率,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达到1200公里。

总结:

目前欧尚Z6的预售价格已经发布,蓝鲸1.5T车型和蓝鲸iDD全域混动车型的预售价格为9.99-13.39万元和15.58-17.58万元。新车将于6月25日重庆车展发布,科技前卫的外观内饰设计以及丰富的科技配置,欧尚Z6会是你的菜吗?

预购品鉴永州站欧尚Z6, 感受汽车机器人带来的极致体验

继6月1日欧尚Z6全球预购发布会后,6月4日,欧尚Z6永州站正式开启预购品鉴会暨团购活动,并取得圆满落幕。活动现场,各媒体以及用户代表们完成对欧尚Z6实车的深度品鉴,同时给予一致好评。

此次,开放预购的欧尚Z6共包含七款车型,其中蓝鲸新一代NE15T版有4款,即智享型、智尊型、智领型、智航型,预购价区间为9.99万-13.39万元;蓝鲸iDD版有3款车型,即150KM旗舰型、150KM旗舰PLUS、150KM旗舰PLUS智慧泊车版,预购价区间为15.58万-17.58万元。

购买燃油车的用户可享受到首任车主5年或10次全国联保基础保养(含首保,时间或次数以先到为准);定金翻倍政策,即2000元抵4000元车款;299元抵车款,送价值899元1:18锌合金珍藏能量盒车模1个;5年车机基础流量免费,以及1人1群专属管家团队服务;全品牌5000元置换补贴;以及超长期限随心贷,贴息至高10000元。

购买蓝鲸iDD车型的用户,可享受到三电系统终身质保(非营运、首任车主);赠送充电桩(含安装);299元抵车款,送价值899元1:18锌合金珍藏能量盒车模1个;并且可以享受5年车机基础流量免费,以及1人1群专属管家团队服务。超级温馨提示:6月1日当天,客户支付2299元下定,可享受盲订期及预购期双重权益。

蓝鲸新一代NE15T蓄力出发,蓝鲸iDD全域混动满电向前!

有多项核心技术应用的蓝鲸新一代NE15T车型,匹配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最大额定功率138kW,最大扭矩300N·m,达到了0-100km/h加速7.81s的优秀成绩,能够满足作为“性能控”的你对于“钢炮”的一切憧憬。

蓝鲸iDD全域混动系统由蓝鲸NE1.5T混动专用发动机、蓝鲸三离合电驱变速器、28.4kW·h的大容量PHEV电池和iDD智慧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可实现150km的纯电续航里程,以及1200km的综合续航里程,最大净功率122kW, 最大净扭矩255N·m,与峰值功率110kW、峰值转矩330N·m,能带来“随踩随有”的澎湃动力。

智能新标杆的科技力量

坐进欧尚Z6的OnStyle5.0智慧快乐座舱内,映入眼帘的是三块屏,12.3英寸超棱切割中控屏+10.3英寸悬浮全液晶仪表屏+9.2英寸智慧小欧屏,极具科技视觉观感。高性能极速8核芯片加持,拥有2.0GHZ计算频率,每秒2万亿次神经的算力,轻松实现0.8秒语音唤醒、1秒极速开机、1秒闪电联网、1秒人脸识别、2秒开启导航,能第一时间对用户指令进行反馈。

此外,DTS影院级3D环绕音效、行业首发车外语音交互系统、EaglePilot7.0全语音代客泊车系统、AR-HUD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系统、全新一代I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一键安全超车模式、无麦车载KTV欢唱系统、陪伴式智慧导游、沉浸式体感欧尚健身等,无不印证Z6智能实力斐然!

低趴动感,锋芒型格,它看起来就是一台很快的车!

欧尚Z6整车采用棱·境设计美学, 4699mm*1890mm*1680mm的超大车身尺寸,2795mm的超长轴距,领先同级。LED前大灯采用104颗LED光源,总光通量6600lm, 近光照射宽度25m,远光照射距离160m,兼具多种灯语动态变换。尾灯则采用102颗LED光源,心跳式造型极具辨识度与震撼力。

欧尚Z6在诸多细节设计上颇具匠心,时空叠影双层格栅的采用,提升颜值的同时,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0.336的超低风阻和0.878的极致高宽比,更诠释着何为“始于颜值,忠于性能”!

写在最后:

此前,欧尚Z6凭借“7大行业首创、8大行业领先、9大同级领先、19项全系标配”的高价值配置,带给消费者们足够惊喜!而在6月1日全球预购正式开放后,汽车机器人Z6再次以绝对诚意树立15万级SUV的价值标杆,值得购入!

代客帕车机器人,代客泊车电影 换电站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