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机器人驾驶,福特机器人驾驶视频

原创
zblog 2023-03-10 06:52 阅读数 6 #智能电网终端
文章标签 福特机器人驾驶

福特系统机器人中点动操作分为什么方式?

福特系统机器人中点动操作分为什么方式

点动分为连续点动和增量点动,连续点动是长按“+”,“-”。增量点动就是机器人运行路径的长短与按住按键“+”、“-”的时间长短无关

福特机器人驾驶,福特机器人驾驶视频 智能电网终端

小时候看的变形金刚是人驾驶的那个叫什么啊?就是狂派老大不是威震天是一个可以分开变成飞机和坦克的

这个头领战士其实还是机器人,只是它们变成汽车时,那些小机器人就在车里当驾驶员,变成机器人形状时,那些小机器人就变成机器人的头部,所以叫“头领战士”。头领战士中,无论是邪恶一方的撒克巨人,还是正义一方的福特,都可化身为一个巨型基地,也可变成巨型机器人(体积和猛大帅差不多大)

6面兽(又叫百变金刚),它有六种形态可变,分别是机器人、狮子、枪、汽车、飞机、船(偶小时候有一个六面兽的玩具,它说是有六种形状可变,其实除了狮子还算像以外,其它的汽车、枪、飞机什么的

无人驾驶的核心是什么?是如何运行的?

4级或5级的自主驾驶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定义福特机器人驾驶,自主驾驶应该不复杂。自动驾驶其实涉及三个问题:一、我在哪里福特机器人驾驶?第二福特机器人驾驶,我要去哪里?第三是怎么去。这三个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就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所以特斯拉升级的8000美元自动驾驶2.0只有部分线控功能,并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福特、百度、谷歌做的都是真正的自动驾驶,远超特斯拉,两者差别巨大。

第一个问题是定位,自动驾驶需要厘米级定位。

第二个问题是路径规划。第一层是点对点非时间依赖的拓扑路径规划,第二层是实时毫秒避障规划。第三层是将规划分解为纵向(加速度)和横向(角速度)规划。

第三个问题是车辆执行机构执行垂直和水平规划,即线控系统。

目前自动驾驶的技术基本上来自机器人,自动驾驶可以看成是轮式机器人加舒适的沙发。定位和路径规划是机器人系统中的一个问题。没有本土化,就无法规划路径。厘米级实时定位是目前自动驾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对于机器人系统,定位主要依靠SLAM和Prior Map的交叉比较。SLAM是同时定位和测绘的缩写,意思是“同时定位和测绘”。指的是在根据传感器的信息计算自身位置的同时构建环境地图的过程。目前SLAM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它的应用包括定位传感器本身,以及后续的路径规划和场景理解。

随着传感器类型和安装方式的不同,SLAM的实现和难度会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传感器,SLAM主要分为两类:激光和视觉。其中激光SLAM研究较早,理论和工程都比较成熟。目前(2016年)视觉方案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商用产品应用在室内和低速都是没有用的,更何况高速运动的室外环境远比室内复杂。单从这一点来看,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传感器。

自1988年提出SLAM研究以来,已经过去福特机器人驾驶了近三十年。早期的SLAM研究侧重于使用过滤理论。21世纪后,学者们开始借鉴SfM(从运动到结构),基于优化理论解决SLAM问题。该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可视化SLAM领域取得了主导地位。人们有时会混淆SLAM和视觉里程表的概念。应该说,视觉里程表是视觉SLAM的一个模块,旨在增量估计相机运动。然而,一个完整的SLAM还包括添加循环检测和全局优化,以获得准确和全局一致的地图。目前,用于视觉传感器的开源SLAM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即稀疏方法,也称为特征点方法。密集法,主要是RGB-D,半密集法是目前最热门的领域,广泛应用于单目和双目。激光SLAM的主要方法有Hector、Gmapping、Tiny。

机器人定位有三种常见的类型:相对定位、绝对定位和组合定位。自动驾驶一般采用组合定位。首先,本体感受传感器如里程计和陀螺仪测量相对于机器人初始姿态的距离和方向,以确定机器人的当前姿态,这也称为轨迹估计。然后使用激光雷达或视觉感知环境,使用主动或被动识别、地图匹配、GPS或导航信标进行定位。位置的计算方法包括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模型匹配算法。从这个角度来说,IMU也是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时,机器人定位实际上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机器人定位算法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卡尔曼滤波,一个是贝叶斯推理。有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卡尔曼滤波器(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另一种是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定位方法。网格和粒子用于描述机器人位置空间,递归计算状态空间中的概率分布,如马尔可夫定位(MKV)和蒙特卡罗定位(MCL)。

在地图匹配中,必须有一个优先地图与之比较。这张地图不一定是厘米级高精度地图。有必要谈谈地图,它可以分为四类,即度量、拓扑、传感器和语义。我们最常见的地图是语义级地图。无人驾驶不是导弹。一般输入目的地应该是语义层面。毕竟人类的交通方式是语义层面,不是地理坐标。这是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的区别之一。机器人一般不考虑语义,只需要知道自己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全球坐标系的度量。未来,V2X将提供雷达和视觉探测距离(NLOS)之外的特定物体(移动的行人和汽车)的地图,或V2X地图。目前国内处于研究阶段的无人车大多采用GPS RTK定位,必须配合厘米级高精度地图才能获得语义信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无人。

有一部科幻电影,欧美的,里面有一辆福特野马会说话,自动驾驶,而且还能自己变换颜色,有哪位大侠知道...

你好!

G型神探

一个警官侦探在一次意外后被一个女科学家改造成福特机器人驾驶了机器人福特机器人驾驶,拥有一辆会说话福特机器人驾驶,同样拥有很多功能福特机器人驾驶的专用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机器人变身快递小哥 福特测试物流配送机器人

作者:天天电动

从萌萌的WALL-E,到星战里听话实用的R2D2,再到无所不能的钢铁侠管家贾维斯。自1968年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开启科幻电影起,机器人,成为科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这也代表了人类希望有更多机器人来帮助人类。

而机器人已经早就进入了工业制造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学习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科幻电影的场景,终有一天将变成现实。

机器人变身快递小哥

我们都在期盼着自动驾驶世界的正式到来,汽车厂家也正在朝着这个美好的未来世界不断努力。福特汽车已经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具有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并将率先应用于物流运输等服务领域。

想象一下,如果大范围的应用自动驾驶实施物流运输服务,那从车到家门口的这段距离由谁来投递呢?在今年的CES上,福特汽车展示的自动驾驶汽车配送机器人,名叫“Digit”,便是为解决这“最后50米”的问题而生。

Digit是由Agility Robotics设计和制造的两足人型机器人,不仅可以模仿人的外表,而且也可以像人一样走路。Digit由轻质材料制成,却能够举起重达约35斤的包裹。

与带轮子的机器人相比,Digit的人型设计,使得它不仅可以上下楼梯,还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中自然行走,甚至面对颠簸时,也能及时做出反应,不会失去平衡和跌倒。从而可以轻松面对各种地形障碍,将货物安然无恙地送到家门口。

Digit独特的设计还使其能够紧密折叠起来,以便轻松储存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后部,一旦无人驾驶汽车到达目的地,就可以部署Digit来从车辆中抓取包裹,并执行交付过程的最后一步。

而在1月6日,福特从Agility Robotics购入两台Digit,正式成为了Agility Robotics第一个客户。未来,福特将与Agility Robotics合作探索自动驾驶汽车与Digit合作的最佳方式,并了解将来如何利用这种新的货物配送方式,从帮助商业客户以更高效、更低廉的价格进行仓储和交付。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打开门,会发现熟悉的快递小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配送机器人。

自动驾驶车与机器人协作提供服务

而福特将把Digit整合到未来自动驾驶的物流服务中。通过所搭载的传感器,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详细地图,而通过将自动驾驶汽车创建的周围地图共享给Digit,包括通向门口的最佳途径等信息,Digit可以与车辆协作以定位自身并开始货物交付。

Digit本身配备了LiDAR和一些立体摄像头,具有足够的感知能力,可以在基本场景中实现导航。如果遇到意外障碍,它可以将图像发送回车辆,并让车辆配置解决方案。

福特的自动驾驶汽车甚至可以将该信息发送到云中,并请求其他系统的帮助以使Digit能够导航,并提供多层次的帮助,保持机器人的轻便和灵活。

轻量化的Digit也有助于确保其具有较长的运行时间,这对于将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运行的自动驾驶配送业务至关重要。

福特将Digit与自动驾驶汽车深度集成,在未来无人运输物流阶段,Digit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福特对机器人的应用由来已久

这不是福特第一次与机器人打交道。早在2015年,福特就为其在加拿大安大略奥克维尔的工厂,添加了250多个新机器人并升级了约1000个机器人。

与人工相比,机器人可以使用最苛刻的精度和准确度进行组装,从而使生产出的产品更加耐用,同时大大缓解员工的压力。

而在福特在中国的合资伙伴长安福特拥有多家高度自动化的“智慧工厂”。比如,长安福特位于杭州的整车工厂,其焊装车间高度自动化的柔性生产线,可实现6个车型随机混线生产。

车间现有9种型号、500余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到77%,可进行精准的激光焊接、在线测量、焊接胶喷涂、零件装配等操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追踪式内喷技术92台全自动喷涂机器人,保障每一辆汽车拥有更稳定的外观质量。

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曾经说过——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机器人的应用,无疑将把人类从大量重复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而福特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机器人的应用,只是其“智能汽车服务智能世界”宏大愿景中的一部分,相信这个以创新与先锋精神为核心的百年品牌,将在下一个行业风口重新起飞。【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连Mustang Mach-E我都不想看了,还是这个机器人带劲 | CES 2020

现在,任何一个整车企业出现在CES和MWC的展台上,已经不再是让人惊讶的事情了。但是12年前,2007年,是福特第一次站在CES的展台上打开了汽车行业与科技行业融合的大门,要知道,当时的捧场嘉宾可是比尔盖茨。

尽管福特这两年在整车市场上遇到了些挫折,但对于这么一个百年企业来说,这些不过是正常的周期性波动而已,既不影响它“脚踏实地”地迈过周期,更不妨碍它一如既往地“仰望星空”。在刚刚落幕的CES 2020上,福特就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思考以及所选择的技术路径。

Mustang Mach-E

Mustang Mach-E前不久刚刚在洛杉矶全球首度亮相,当时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达:《到底谁给了福特勇气将这辆车电动化?》。福特似乎一直不在乎外界对于自己在电动化领域行动迟缓的质疑,而一旦开张,它的选择又足以打肿了外界的脸:第一个选择是Mustang,第二个选择是F-150。这种近乎挑衅的姿态,似乎在告诉外界:我不是不能干,什么时候干怎么干,都是我自己说了算……

有趣的是,福特的选择似乎一点都不影响一众拥趸对品牌和产品的感情。Mustang Mach-E从构思到发布,几乎收获零差评,而纯电动F-150仅仅是拉出来拖了一下火车,立刻引发粉丝们的集体高潮。也许,大家盼着福特电动化确实已经太久了……

在CES的北馆(汽车和Tire1供应商的御用场地)之外,福特搭建了一个小展台,放了一台经典蓝色的Mustang Shelby GT500在那里,不仅收割了过路的无数目光,一票Mustang车主也在旁边艳羡不已。也许只有读懂Mustang你才能读懂什么是美国的国民精神,这也难怪在北馆的福特展台上,Mustang Mach-E身边的人流自始至终都格外汹涌。

在这个阶段,如果说电动F-150还只是福特的一个姿态,那么Mustang Mach-E则体现了福特在量产产品上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如何落地的具体思考,它在产品实现上的很多考量应该是福特未来产品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标配。

本次摆在展台上的是一台Mustang Mach-E GT,也就是整个产品序列的顶配款,其起售价为60,500美元,而普通版本的售价则平易近人得多,43,895美元起。作为顶配车型,Mustang Mach-E的GT版本最大功率为342kW,最大扭矩为830Nm,而其与普通版的最大区别除了零百加速能够跑到3.5s,其设计也与普通版本差异化非常明显。尽管都抛弃了Mustang传统的低趴跑车的形态,但GT版本在线条运用上显然更加凶狠,前脸尤其如此。

前脸完全封闭自然是电动车常规的设计操作,但是Mustang Mach-E这样在已经封闭的格栅外再有一层透明盖板的设置却不多见。引擎盖下的前置货箱能够提供136 升的容积,日常物品的放置毫无压力,而其独特点在于,拥有“可排水”的设计,这让它的应用场景一下就变得非常美式,非常多元化,Mustang嘛,就是要够“野”才行。

尽管这台GT车型看上去更接近于跨界SUV的风格,但是隆起的前引擎盖、三柱式的灯光以及更凌厉的“箭羽”式的尾灯,还是忠实地延续了一些Mustang辨识度非常高的设计元素,

当然,数据和设计都不是这辆Mustang Mach-E的全部,作为未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打版之作,福特为其配备的Sync 4和整车OTA功能是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核心。

Sync 4和整车OTA

在去年CES ASIA之前,福特曾经专门做过一次关于中国市场新一代车机系统的体验活动(详情请戳这儿:《Sync+,到底是谁的突围战》)。实际上,福特的Sync系统一直在行业中最为优秀的车机系统之一,如果不是因为需要大量的本地化优化所以福特中国最终选择百度作为深度合作者开发出了Sync+系统,今后中国市场上的福特车型其实多半也会延续系统的正常升级顺序用上Sync 4系统。

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场的模拟器上完整地体验一下这套全新的车机系统。

官方标称Sync 4的运算速度是Sync 3的两倍,操作和反应当然应该更为流畅,只是仅仅从模拟器的反应上我们还不能得出类似的结论。不过结合我们对于Sync+系统的体验经历,考虑到适配方面的工作更为容易实现,Sync 4系统的操作流畅度应该不会让用户失望。

SYNC 4将会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机互联,连接手机之后也可以通过手机来调适车内的灯光空调等基础功能。SYNC 4 可以适配介于8英寸至15.5英寸之间的高清触屏,这一点实用性非常高,而逐步适应了竖式大屏之后,你会觉得福特的这个设计还是用心的,既然在生活中大家最习惯的就是竖屏,为什么到了车载系统中一定要回到横屏呢?

事实上,Sync 4的分屏设计更为合理了,统分的逻辑比以前更加清晰,因为在利用屏幕面积上的设计进阶,新增的多任务显示功能将屏幕分成大、小两块区域,客观上减少了驾驶者的切换操作频率,也贯彻了福特一贯强调的“减少分心驾驶”的理念。

现场我们也在Sync 4系统中找到了整车OTA的选项,只是没法实际体验而已。对于福特来说,不管技术的迭代如何迅速,Mustang Mach-E在很长时间内都注定会是一件标志性的产品。所以,性能参数反而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尺,整车OTA这样的设置才是很好的门槛标识。事实上,从2020年起,福特将开始在美国大部分全新车型上配置整车OTA技术,从而使福特在美国成为整车OTA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希望这一天离中国市场不要太远。

福特量子计算

自从联网和自动驾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之后,两个速度就被摆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性位置上:计算速度和传输速度,这也是为什么NIVDA能够顺利地绝地反击翻身爆红以及5G概念在汽车行业日渐收到追捧的原因。单车数据尚且如此,涉及到城市出行数据的计算和传输,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坦白讲,用量子计算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福特并不是首先提出来的。两年前,大众曾经表示和加拿大的量子计算机制造商D-Wave展开合作,要将量子计算应用于北京的10,000台出租车的行驶数据处理上,以期优化其出行效率。不过从北京现在路上的情况来看,这事儿多半是没了下文……

在今年CES现场,福特展示了最新研发的一套先进软件——城市智慧平台(City Insights Platform)。通过利用停车、通勤、交通、安全和人口普查数据,福特城市智慧平台可以将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可视化,从而帮助管理者更轻松地了解城市的交通情况,从而实现出行的“最优解”。

其实整套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系统顶层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交换和基础设施的改造,这并不是任何一个汽车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当然福特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除了一直在进阶中的C-V2X的技术以外,和微软合作研发的采用量子计算启发的算法也是提供即时和优化出行解决方案的利器。

据说这套算法测试了多达5,000辆车在繁忙路段行驶的场景,当每个车辆可使用10种不同的路线选择时,所有车辆同时请求穿越大城市繁忙路段的最快路线推荐(这是一个典型的并发压力测试)。在20秒内,经过优化的路线建议被传送给每辆车,可以使整体拥堵减少73%。同时,平均通勤时间也减少了8%,每年因拥堵而节省的时间减少了超过55,000小时。

通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福特城市智慧平台已经帮助密歇根州安娜堡市政府解决了包括停车位的设置、设置合理的警示牌避免行人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将当地的小巷整合到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未来,这套系统还将在包括安娜堡、奥斯汀、印第安纳波利斯、匹兹堡、底特律等六个美国国内城市落地。

福特自动驾驶

坦白讲,这次的CES,整车企业和各家Tire1供应商的各项技术中,存在感最低的就是自动驾驶,特别是高阶自动驾驶。比如,你在拉斯维加斯的街头就再也见不到以往各家用于体验的自动驾驶车队了。在福特的展台上,同样如此。

虽然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不管是现在的实际驾驶操作中还是未来向L4级别自动驾驶的进阶过程中都非常重要,但是这次在展台上仅仅展示出了一台由福特位于以色列的研发中心主导开发的模拟器,确实显得有点过于低调了。

所以,如果我们的标题是真的,福特展台上能比Mustang Mach-E还酷的,还有谁?

这是一辆在福特展台上的基于新款Transit Connect Wagon打造的L4级自动驾驶概念原型车,显然它的主要战场还是在物流业务上,这款车也搭载了最新的Co-Pilot360?自动驾驶系统,随着这辆原型车的自动驾驶级别升级,其搭载的Co-Pilot360?系统也会随之升级直至支持L4级别的自动驾驶。

但是,彩蛋,在这里。

其实我们之前在半年前的《X头条 ||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里,已经介绍过这位福特的快递小哥了,但是在现场亲眼目睹它工作,还是值得全程记录一下,这可比官方视频带劲多了。

这是由Agility Robotics设计和制造的两足机器人Digit,配备了激光雷达和3D摄像头,用于基本的导航和避障,但主要的决策与数据分享还是依赖于福特的全自动驾驶货车。车辆配备了一套具备强大传感阵列与计算能力的系统,在到达时会与 Digit共享数据,使Digit一旦被“唤醒”便已清楚自己身处何处并将要执行何种任务。而Digit独特的设计结构能使其紧密折叠起来,以方便在后部货箱存放。福特CTO Ken Washington也表示:“这种双腿机器人确实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例如能够跨越人行道上的间隙并走上楼梯,而这些对于轮式机器人来说可能就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