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松机器人(300024)、汇川技术(300124)、新时达(002527)和埃斯顿(002747)等;
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个生产环节,如焊接、机械加工、搬运、装配、分拣、喷涂等。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将工人从繁重或有害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解决当前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预测
1、 行业发展趋势
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国智能生产、尖端科技实验室的不断建成使得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五年间随着伺服电机和谐波减速器上的国产替代深入,以及需求端的大幅放量,在工业机器人中低端市场将引来一波强劲增长,在中高端市场中随着技术突破国产品牌亦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销售量预计年增长率将在30%左右并逐年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中低端市场技术成熟、竞争激烈,预计年平均售价将逐年略有降低,但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年行业规模达540亿元;2027年行业规模达超过1800亿元,2022-2027年间CARG达28.20%。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供给端: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工业机器人行业表现逆势上扬。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30万套,同比增长44.9%。
需求端:
——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增速近20%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根据IFR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达到422.5亿元,同比增长18.9%。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达到1051亿元左右。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居世界首位
据IFR《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168400台,强劲增长20%,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
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占据半壁江山
从机械结构看,据MIR统计,2020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中的销量在各机型中依然位居首位,全年销售总销量的63%;SCARA机器人全年销售占比为30%;另外,协作机器人与Delta机器人销售占比分别为4%与3%。
综合来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断提高,产量和销售额逐年增长。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加速,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工业机器人专业好找工作。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机器人发展前景的推进机器人发展前景,未来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将陆续部署大量的工业机器人,这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边界也将不断得到拓展,因此也就必然会需要大量操作工业机器人的技能型人才。岗位类型包括工业机器人的部署、维护、编程、升级等等。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能型岗位数量将持续攀升。工业机器人行业大热,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黄光的明珠”,在汽车制造、3C电子制造、五金制造、陶瓷卫浴、物流运输等各个行业都已经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
人工智能已经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工业机器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就目前来说,市场相应的人才供给明显不足,技术项目研发人才更短缺,这个人才缺口也将会逐年增大,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人才需求也会增大。
工业机器人专业
工业机器人专业,是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科专业,以工业机器人为定位的机器人专业,培养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随着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的快速提高,苏州乃至江苏正在跑步进入机器人新时代。
机器人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下:
机器人工程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器人设计研究单位、制造企业和综合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配、调整和改造、机器人自动生产线设计、应用和运营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
机器人工程的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工业机器人产业成为热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黄光之珠”。工业机器人已被用于取代汽车制造、3C电子制造、五金制造、陶瓷卫浴、物流和交通等各个行业的人。
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未来十年,劳动密集型产业85%以上的工业生产将逐步被智能工厂取代,比如梅赛德斯-奔驰在德国的辛德芬根工厂,它是一个拥有4500个工业机器人的超智能工厂。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市场上相应的人才供给明显不足,技术项目的研发人才更为稀缺。这种人才缺口将逐年扩大。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机器人工程课程:
电气工程、机器人机械系统、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RM嵌入式开发、电气工程CAD、传感技术、C语言编程、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
电动机、电气控制与PLC、智能机器人、python人工智能开发、,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