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人控制,康复机器人 hocoma

原创
zblog 2023-03-09 23:52 阅读数 5 #AGV移动机器人
文章标签 康复机器人控制

神经网络算法康复机器人是什么

医疗器械。神经网络算法康复机器人能有效控制下肢外骨骼,帮助病人进行康复练习,是一种医疗器械。将基于CPG的仿生控制方法应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控制。通过采用动态赫比安学习算法来改进霍普夫振荡器。并构建CPG振荡器网络,实现步态信号研究,最终提高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运动性能,增强其适应性。

做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用labview做上位机的编程要积累什么知识呢?

1、了解机器人的工作流程;

2、了解控制系统和通讯方式;

3、学习LabVIEW,编程调试。

康复机器人控制,康复机器人 hocoma AGV移动机器人

肢体康复机器人的作用?

目前正在生产康复机器人控制的机器人能完成3种功能康复机器人控制,是由3种可以拆卸康复机器人控制的滑动托盘来分别实现的,它们是吃饭/喝水托盘,洗脸/刮脸/刷牙托盘以及化妆托盘,它们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由于不同的用户要求不同,他们可能会要求增加或者去掉某种托盘,以适应他们身体残疾的情况,因而灵活地生产可更换的托盘是很重要的。

部件多了就很复杂了,为此给这种机器人研制了一种新的控制器,它是以PC104技术为基础的。为了将来便于改进,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输入/输出板,它可以插入PC104控制器。它具有以下能力:话音识别,语音合成,传感器的输入,手柄控制以及步进电机的输入等。

可更换的组件式托盘装在Handy1的滑车上,通过一个16脚的插座,从内部连接到机器人的底座中。目前该系统可以识别十五种不同的托盘。通过机器人关节中电位计的反馈,启动后它可以自动进行比较。它还装有简单的查错程序。

Handy1具有通话的能力,它可以在操作过程中为护理人员及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是简单的操作指令及有益的指示,并可以用任何一种欧洲语言讲出来。这种装置可以大大提高Handy1的方便用户的能力,而且有助于突破语言的障碍。

以进食为例,Handy1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Handy1的托盘部分装有一个光扫描系统,它使用户能够从餐盘的任何部分选择食物。简而言之,一旦系统通电,餐盘中的事物就被分配到若干格中,共有7束光线在餐盘的后面从左向右扫描。用户只用等到光线扫到他想吃的食物的那一格的后面时,就可以按下单一的开关,启动Handy1。机器人前进到餐盘中所选中的部分,盛出一满勺食物送到用户的嘴里。用户可以按照自己希望的速度盛取食物,这一过程可以重复进行,只到盘子空了为止。机器人上的计算机始终跟踪盘子中被选中食物的地方,并自动控制扫描系统越过空了的地方。利用托盘上的第8束光线,用户在吃饭时可以够得到任何地方的饮料。

Handy1的简单性以及多功能性提高了它对所有残疾人群体以及护理人员的吸引力。该系统为有特殊需求的人们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性,使他们增加了溶入到“正常”环境中的机会。

全国第一台适用于全肢体中风康复的机器人系统是什么?

神工一号。

神工一号,是天津大学研制的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是全球首台适用于全肢体中风康复的“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机器人系统。与在世界杯上亮相的脑控机械外骨骼相比,“神工一号”能够真正实现大脑皮层与肌肉活动的同步耦合,做到身随意动、思行合一。

组成结构:

该系统包括无创脑电传感模块、想象动作特征检测模块、运动意图识别模块、指令编码接口模块、刺激信息调理模块、刺激电流输出模块6部分。体验者需要把装有电极的脑电探测器戴在头部,并在患病肢体的肌肉上安装电极。其中,“脑-机接口”可以无创读取脑电信息,不再需要把芯片植入到大脑或者脊髓中,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读取人的意念。

扩展资料:

拥有23项国家发明专利:

天津大学神经工程研究团队和天津市人民医院联合研制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将会让更多的中风、瘫痪人士重新独立生活。这一历时10年的技术,是国家“863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在复合想象动作信息解析与处理、异步脑—机接口训练与识别、皮层—肌肉活动同步耦合优化、中风后抑郁脑电非线性特征提取与筛查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拥有包括2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在内的自主知识产权集群。

参考资料:人民网-“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问世

热门